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考虑协作成本的复杂系统的优化模块化设计研究

徐素秀  
【摘要】:最近十多年以来,模块化(modularity)的概念一直是许多行业讨论和关注的热点之一。模块化的方法常被用作设计复杂系统(如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重要策略,即通过模块划分(splitting)和模块替代(substitution)来支持快速新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的定制生产。同时庞大的模块数量很可能会增加协作成本,如测试成本和整合成本。然而,现存的文献往往夸大了模块化的价值而忽视了协作成本的影响。 因此,本文基于实物期权和协作理论,构建了一个量化模型来分析优化的模块化设计决策。本文的决策变量有两个,分别是复杂系统的模块个数,以及平均每个模块的替代个数。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搜索算法来减少该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成熟的测试和整合环境下,优化的模块数量取决于协作因素,如前期协作的有效性和设计的不确定性;而优化的模块替代数量取决于单位设计成本。(2)在高代价的测试和整合环境下,系统设计者应该同时减少模块的数量和模块的替代个数,同时模块的数量和模块的替代个数均与协作因素呈负相关。(3)当单位测试和整合成本均介于相对中间水平时,优化的模块划分策略取决于部分协作因素,而优化的模块替代策略则取决于模块设计的单位成本及部分协作因素。 最后,本文模型可给企业在新开品开发过程中,提供模块化设计决策(包括模块的划分决策和替代决策)的量化支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韶辉;;金融体系与无尺度网络[J];开放导报;2007年02期
2 赵昆;;复杂系统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上海管理科学;2007年02期
3 高晶;赵春江;关涛;;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集团竞争战略研究[J];学术交流;2007年10期
4 周雷;张建坤;;房地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5 时遇辉;张华玲;;基于复杂系统研究方法的生态经济学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08期
6 郭际;吴先华;陈斐;;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力型危机的本质及其模型[J];科技与管理;2009年01期
7 蔡毅;张华玲;时遇辉;;生态经济学中复杂系统方法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9年04期
8 李振华;赵黎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发展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9 钟耕深;崔祯珍;;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发展方向[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10 刘法代;;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企业柔性战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7期
11 单莹洁;苏传华;;基于耗散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熵变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03期
12 王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虚拟产业集群演进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13 佟瑞;李从东;;技术路线图研究学科定位及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评述[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3期
14 谢南斌;田金信;;基于复杂性科学的高等教育系统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15 杨敏,邱菀华,杨爱华;复杂系统研究对决策分析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6 孙玉峰;;矿区经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7 谢芳;肖冬荣;徐璐婷;夏景明;;从复杂系统建模角度研究网络经济测度[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4期
18 史宪睿;刘则渊;于冬;;企业集成创新及其系统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19 李红梅;;经济系统中的正反馈动力学机制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20 杨波;张卫国;;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系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军;袁阳;杨建军;李红卫;;一类多智能体学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鹏;;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于殿祥;李曙东;刘巍;代连弟;;智能交通评价复杂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克勤;楼宛华;;浅说集对分析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郑祖国;杨力行;张欣莉;;复杂系统建模研究现状与展望[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刘曾荣;陈骏;;复杂系统中复杂行为起源的一种探讨[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数字矿山与中国矿山未来发展[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杜尚丰;;复杂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初探[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9 陆源;;一个混合复杂系统的协同仿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曾建潮;崔志华;;群体行为仿真与群体智能算法[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卫民;传播与国运[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文庆;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张智焕;复杂系统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吴红梅;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李文博;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6 李宏亮;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分布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7 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志飞;基于比较原理的大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吕瑞华;复杂经济系统混沌预测方法与多层局势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素秀;考虑协作成本的复杂系统的优化模块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勇;复杂系统理论框架下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邢恩德;奈曼旗荒漠化发生复杂系统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4 姜胜;虚拟社区自组织演进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彭本红;基于复杂系统方法论的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6 林德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刘美玲;BA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应用及扩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王镇岭;复杂系统、科学引文网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9 霍翠花;生态工业系统结构演化的理论分析与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柏仲干;复杂系统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软件的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土;“突现”问题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金吾伦(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挑战西方思维方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王芯;华中科大专家研究“蝴蝶效应”[N];湖北日报;2000年
4 陈一壮;“复杂性方法国际研讨会”综述[N];学习时报;2005年
5 朱清时;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周东浩;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与“内证实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上海华彩母子公司管控咨询集团董事 白万纲;组织智商企业生命力根源[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韩启德;二十一世纪医学展望[N];人民日报;2003年
9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魏一鸣;青年科学家畅论 “复杂性科学”[N];科技日报;2002年
10 邵俭;股指期货可提高市场抗风险弹性[N];证券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