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大跨悬索桥和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大跨悬索桥的振动控制问题已成为工程领域新的课题。以往很多学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如何控制大跨悬索桥的风振响应。随着地震对大跨悬索桥安全性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大跨悬索桥的地震响应控制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大跨悬索桥主梁跨中的横向、竖向和扭转三向振动的位移控制问题。
虽然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桥梁上的应用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要设计出适合大跨悬索桥的TMD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江阴长江大桥的数据建立了研究模型,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借用杠杆式TMD的设计思想,设计出了适合大跨悬索桥的TMD控制装置,并结合研究模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TMD控制分析。TMD控制分析的结果表明,TMD对大跨悬索桥主梁跨中三向位移的控制效果有限且对地震记录较为敏感。
主动控制运用于桥梁的地震响应控制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但控制算法的计算效率及产生的时滞问题影响了其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大跨悬索桥这样具有庞大自由度的体系。本文提出了基于Wilson-θ法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该算法消除了计算最优控制力产生的时滞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本文在自编程序MockCool中编写了主动控制的程序并参考韩国光安大桥(Kwang-An Grand Bridge)的数据建立了研究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主动控制分析。主动控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Wilson-θ法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对大跨悬索桥主梁跨中三向位移的控制是有效的,其中横向和竖向都能达到90%以上,且权系数对地震记录的敏感性不强。
本文对大跨悬索桥在地震作用下的TMD被动控制和AMD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同类桥型振动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U441.3
|
|
|
|
1 |
邹丛青,陈桂彬,秦战明;悬索桥的风致振动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2 |
黄维平,强士中;大跨度悬索桥振动控制的双向TMD参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3 |
王伟,张永山,王焕定,张薇敬;结构主动控制的一种瞬时最优算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4 |
韦林,杨思政;最优控制群桩扩张位移的安全度[J];计算力学学报;1993年01期 |
5 |
胡文源,邹晋华;时程分析法中有关地震波选取的几个注意问题[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6 |
杜永峰,李慧;地震下结构振动的最优控制算法模型比较与改进[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
7 |
李春祥,余琼,王肇民;大跨桥梁结构扭转振动的MTMD控制研究[J];特种结构;2002年04期 |
|
|
|
|
|
1 |
朱玉,廖朝华,彭元诚,杨耀铨;大跨径悬索桥隧道锚设计及结构性能评价[J];桥梁建设;2005年02期 |
2 |
朱金国,肖玉德;悬索桥主缆的静力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3 |
陆卫杰;芮筱亭;刘军;;高速旋转引信弹道簧的受力和变形分析[J];兵工学报;2006年05期 |
4 |
王仁智;;论贯穿于冷卷圆簧制造工艺全过程的残余应力[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06期 |
5 |
李占国;李艳明;宋林森;;光学瞄具冲击系统弹性阻尼设计仿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6 |
刘大梁,刘小燕,朱梦良,李强;改性沥青粘层材料的配制和粘接性能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7 |
乔仕奇;房浩;王兵;;柔性悬索桥主梁施工工艺研究与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
8 |
金晓怡,田涛,颜景平;电致伸缩器的理论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9 |
黄维平,强士中;大跨度悬索桥环境振动的双向TMD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
10 |
田洁,姚谦峰,王克成;单层工业厂房-TMD减震控制系统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1期 |
|
|
|
|
|
1 |
郑明军,谢基龙;压缩状态下橡胶件大变形有限元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 |
邹向阳,王晓天,刘丽华,徐学东,范国庆;结构振动控制发展概况综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3 |
钱培风;竖向地震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2期 |
4 |
林家浩;随机地震响应的确定性算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1期 |
5 |
刘季,滕军;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主动自校正控制计算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2期 |
6 |
李宏男,阎石;中国结构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
7 |
陈国兴,金永彬,宰金珉;结构主动减震控制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
8 |
周云,徐彤,俞公骅,李希平;耗能减震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9 |
欧进萍,丁建华;油缸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理论与性能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4期 |
10 |
吴波,李惠,陶全兴,郭安薪;安装粘滞阻尼器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1期 |
|
|
|
|
|
1 |
何玉敖;何亚东;;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