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加速度精密运动平台研制
【摘要】:芯片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尺寸小,管脚多,数量大的方向发展,引线键合机是芯片加工流水线中的封装设备,为配合芯片的发展,下一代封装设备应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高加速度精密运动平台是芯片封装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快速启停和高精密定位是高效率的完成芯片封装的前提和保证。
针对XY平台超高加速度和精密性的要求,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超高加速精密运动系统与控制技术”(项目编号2009ZX02021-003),本课题对引线键合机的XY运动平台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超高加速度精密运动平台,并对平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优化,最终对搭建的试验样机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在平台的力学建模方面,对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并得出了几点优化方向。针对平台结构建立了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对影响平台性能的重要结合面交叉滚子导轨副的刚度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利用接触力学计算了导轨滚珠的变形,并采用简单而准确的弹簧单元模拟接触做了有限元分析,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了再设计。
在平台的驱动方面,采用直线永磁同步电机(LPMSM)直接驱动模式,搭建了直线电机结构,实现了简洁的驱动模式。对搭建的电机结构进行了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电机的出力情况,最后提出直线电机的性能严重制约着XY运动平台的性能提高。
最后搭建了试验系统,对设计的平台样机进行了模态试验研究。实验证明,基于动态设计方法设计的超高加速度精密运动平台低阶固有频率满足固有频率指标要求,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差较小,证明了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
|
|
|
|
1 |
杨国哲;王立平;郁鼎文;崔巍;;三维微细电火花加工运动平台的误差模型建立[J];机械工程师;2006年06期 |
2 |
蒋志昌;多自由度电液伺服动感模拟装置[J];液压与气动;2001年08期 |
3 |
郑津生,程贤进,祁志民;多维运动平台对武器发射精度的影响及修正[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年S1期 |
4 |
盖旭刚;江晶;秦江敏;;基于D-S证据理论的运动平台多传感器目标分类[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5 |
吴东苏;顾宏斌;;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7年05期 |
6 |
赵杰;;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的多运动平台实时配准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9年04期 |
7 |
王飞行;贺思三;陈建军;付强;;运动平台下频率步进雷达杂波相消新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8 |
杨忠高;贤海华;程意丽;;双目立体视觉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J];机电信息;2011年15期 |
9 |
袁立鹏;董彦良;赵克定;许宏光;;基于动力补偿的液压并联运动平台控制策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
10 |
段玲琳;段晓超;;飞艇载对地面站干扰波束定向计算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11 |
徐登峰;赵冶;;超精密运动平台高动态性能运动部件的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07期 |
12 |
姚兆宁,孙晓昶,李成文;舰载精密测量雷达星体标校方法及应用[J];现代雷达;1999年04期 |
13 |
付银娟,陈伯孝,张守宏;运动平台上多基地雷达接收机中频率误差对测距的影响[J];火控雷达技术;2005年01期 |
14 |
肖志权;邢继峰;彭利坤;朱石坚;;数字式6-DOF运动平台运动不平稳现象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6年08期 |
15 |
尚永爽;李晓强;林以军;;飞行模拟器反射镜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6年12期 |
16 |
张从鹏;刘强;;直线电机定位平台的摩擦建模与补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7 |
吴东苏;顾宏斌;;轻型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自适应模糊反步控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7期 |
18 |
孙立宁;李腾;刘延杰;;高加速精密直线电机运动平台键合图建模与分析[J];机器人;2011年04期 |
19 |
陈守强,谢耀辉,张恕远;微波暗室运动平台机械系统功能目标设计[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20 |
陈守强,张恕远,费凌,唐浦华,黎亚元;微波暗室运动平台系统硬件设计分析[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