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高精度稳定平台的研究
【摘要】:稳定平台是车载、机载和舰载武器以及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不断测量载体速度和位置的变化,能够及时隔离载体运动所引起的扰动,从而使平台负载能够精确稳定地对目标进行跟踪。因此稳定平台的应用很广,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内容,近些年来发展尤为迅速,被广泛应用在制导、车载、舰载、机载武器等军事领域以及环境监测、空间遥感探测等民用领域。
近些年来,稳定平台的发展很快,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强大,对精度的要求也更高,诸如超前-滞后校正、PID控制等传统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稳定平台对于跟踪过程中的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等一系列要求。本文将自适应逆控制引入到对稳定平台的控制当中,希望利用自适应逆控制的开环特性提高稳定平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精度。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本文首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稳定平台进行了建模,为其设计了速度环及位置环校正装置,对其进行了超前-滞后校正控制。
其次,对自适应逆控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对象建模仿真、逆建模仿真以及-滤波自适应逆控制仿真,将自适应逆控制的仿真结果与超前-滞后校正的仿真结果作了对比和分析,从仿真上验证了自适应逆控制的有效性。
再次,对稳定平台的硬件部分进行了设计,设计了直流力矩电机的驱动电路,搭建了包括AD5435仿真系统、直流力矩电机及其驱动电路和电源模块在内的硬件实验平台,为半实物仿真奠定基础。
最后,对之前建立的超前-滞后校正模型及-滤波自适应逆控制模型进行了修改,利用AD5435的软件MD和VCDesigner对计算机端和AD5435端的GUI进行了设计,在搭建好的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将两种控制方法的半实物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自适应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
|
|
|
1 |
刘亚秋,马广富,石忠;NARX网络在自适应逆控制动态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2 |
王新华,朱丽业,张炜,吴士昌;消除耳机噪声的自适应逆控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2年02期 |
3 |
李爱军
,王新民
,刘惠英
,吕A;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J];测控技术;2002年11期 |
4 |
曲东升,孙立宁,丁庆勇;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建模分析与自适应逆控制[J];机器人;2001年S1期 |
5 |
赵国军,安锦文,沈毅;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飞机自动着陆自适应逆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6期 |
6 |
李炯;雷虎民;;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系统噪声消除[J];电气自动化;2006年01期 |
7 |
刘小勇,杨清宇,施仁;基于X滤波最小均方算法的冲击振动自适应逆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8 |
周美娟;闫义平;;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有源滤波器输出波形校正[J];通信电源技术;2010年06期 |
9 |
颜诗源;张克志;钱峰;席涛;张胜修;;静电悬浮的NARX网络自适应逆控制[J];控制工程;2010年06期 |
10 |
袁朝辉;王卉;李凌;;自适应逆控制在液压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7年01期 |
11 |
李力争,何清华;基于一种增量式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适应逆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10期 |
12 |
于灵慧,房建成;Hénon混沌同步的自适应逆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4期 |
13 |
岳艳艳;董宁;;补偿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09期 |
14 |
蔡满军;王向菊;吴士昌;;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离散MRAC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
15 |
董泽;颉子光;周黎辉;焦嵩鸣;;基于VPBF网络的直接自适应逆控制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6 |
曲永印;白晶;周振雄;王忠礼;邵世煌;;自适应逆控制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7年07期 |
17 |
刘涵;刘丁;;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一类混沌系统自适应逆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5期 |
18 |
阚洪亮;阚凤龙;韩中华;赵浩轩;;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在铝电解过程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7年09期 |
19 |
陈立成;;变负载随动系统的新型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1期 |
20 |
杨巧德;张侃健;;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J];大电机技术;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