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飞行器舵机负载力矩仿真技术研究
【摘要】:负载模拟器作为飞行器舵机进行地面性能测试及地面半实物仿真的重要设备,主要用来模拟舵机在飞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负载力矩。近年来随着高速飞行器的不断涌现,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而其舵面的负载特性也相应的越来越复杂,因而研究高速飞行器的舵机负载模拟器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以高速飞行器舵机负载模拟技术研究为背景,详细分析高速下的舵机负载特性,设计相应的新型负载模拟器结构。同时,针对负载模拟器所特有的多余力矩抑制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将分析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有关负载模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负载模拟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其次,在分析了舵面气动负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研制具有弯扭联合加载功能的新型负载模拟器的必要性。给出舵机模型、转矩加载系统模型、弯矩加载系统模型、联合加载系统模型以及联合加载的耦合性分析,并给出联合加载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案。最后,基于系统模型,给出舵机负载模拟器系统的惯量特性分析。
再次,针对负载模拟器特有的多余力矩抑制问题,在分析完多余力矩产生原因及特性的基础上,给出基于线性模型的舵机电流前馈补偿方案和基于非线性模型的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案,并完成仿真分析。
最后,依据前述分析,研制具有弯矩转矩联合加载功能的负载模拟器。验证联合加载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耦合效应的分析结果。
|
|
|
|
1 |
于慈远,于湘珍,刘庆和;轴系刚度对新型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的影响[J];航空学报;2001年02期 |
2 |
李运华;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矩的抑制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1999年02期 |
3 |
王瑞东;赵晓蓓;;舵机电动力加载系统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2期 |
4 |
杨波;曹奕涛;王俊奎;;基于虚拟仪器的无人机舵面负载模拟器[J];测控技术;2009年04期 |
5 |
王燕山;李运华;王益群;;基于Adaline神经网络的负载模拟器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8年03期 |
6 |
兰建功;杨国龙;郑宾;;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电动加载系统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年04期 |
7 |
郝经佳,赵克定,许宏光;刚度、惯性负载对电液负载仿真台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06期 |
8 |
袁朝辉;徐鹏;朱伟;何长安;;基于神经网络的无人机负载模拟器的复合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6年03期 |
9 |
董文彬;肖利红;;基于FUZZY—PID控制的变负载模拟技术的研究[J];航天控制;2010年02期 |
10 |
郝经佳,赵克定;一种采用弹簧挠性连接的电液负载仿真台的设计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1年01期 |
11 |
于慈远,刘庆和,赵克定;位置同步补偿克服多余力矩分析[J];机床与液压;1997年06期 |
12 |
常青,阎杰,孙力;电液伺服动态负载仿真系统中多余力矩的测量及抑制[J];机床与液压;2001年03期 |
13 |
黄勇;肖鲁;阎杰;孙力;;基于ITAE最优控制的电动伺服加载系统控制器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5期 |
14 |
杨新峰;苑秉成;;深弹舵机电动力加载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0年01期 |
15 |
刘昆华;;“多余力矩”问题的探讨[J];航空兵器;1981年05期 |
16 |
苏东海,刘峰,王洁;被动式加载系统多余力矩的本质特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7 |
王鑫,孙力,闫杰;应用复合前馈提高加载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7期 |
18 |
苏永清,赵克定,苏东海;模糊自适应在电液负载仿真台同步补偿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9 |
焦宗夏,华清,王晓东,王少萍;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复合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2期 |
20 |
王汉军;;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