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铝氧化锌的可控合成及其气敏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掺铝氧化锌(AZO)具有优异的电学和光学等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热电、太阳能电池、气敏和光催化等领域。本文采用溶剂热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得到以暴露特定晶面为主的形貌各异的AZO粉体,揭示了AZO晶体生长及形貌演变机制,为AZO材料的可控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基于AZO粉体制作了气敏元件,研究AZO形貌和结构与气敏特性的内在关系,建立气敏机制模型。基于能带匹配理论,设计并合成金属酞菁配合物敏化AZO光催化剂,研究其能带结构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光催化降解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乙酸锌为锌源,硝酸铝为铝源,六亚甲基四胺为碱源,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水和乙醇混合溶剂的配比、添加剂种类、掺铝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合成出不同形貌的AZO粉体,利用XRD、SEM、TEM和HRTEM、XPS、IR等分析其晶体结构、形貌和化学组成等,得到了以暴露(0001)晶面为主的7种不同形貌的AZO粉体,分别为片状、花朵状、哑铃状、仙人掌状、花球状、米粒状及棒状。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利用CASTEP软件包对ZnO的表面能进行了计算,发现其(0001)晶面吸附水分子后表面能降低,基于此结果,探究晶体生长过程和形貌演变规律。将AZO粉体制作成旁热式气体传感器,结果发现最佳工作温度为332℃,对乙醇具有高选择性,对乙醇的响应恢复性能好;研究AZO形貌和铝的掺杂量对气敏性能的影响,发现暴露大量(0001)晶面的片状AZO和铝掺杂量为3 at.%时气敏性能最佳。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片状AZO提供最多的(0001)晶面以吸附最大量乙醇分子,从而表现出对乙醇气体的高选择性和灵敏性,这与气敏性能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为探究AZO气敏机制,进行了动力学实验并建立气敏反应的速率方程,其吸附反应为准一级反应,确定吸附形式是O2-。研究了AZO灵敏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建立AZO的表面耗尽层模型。提高可见光利用率和开发高效光催化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合成能级匹配的敏化AZO光催化剂。首先成功合成4种金属酞菁配合物敏化剂(Cu Pc(iso-PeO)_8、CoPc(iso-PeO)_8、Ni Pc(iso-PeO)_8和Pb Pc(isoPeO)_8)和敏化AZO光催化剂。研究敏化AZO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率,发现敏化使AZO的吸收波长红移21 nm,其光催化活性提高约30%。分别研究了敏化剂种类、AZO形貌及掺铝量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发现PbPc(iso-PeO)_8敏化剂、花朵状形貌和3 at.%掺铝量的影响最大。为探究敏化AZO的光催化机制,设计了动力学实验,确定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为准一级反应,速率系数k分别为0.08653 min-1(花朵状)、0.0590 min-1(片状)和0.0517 min-1(哑铃状)。对敏化AZO的光谱分析表明它具有type II交错式能带结构,这有效改善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并抑制其复合,能够实现ROS引发的一系列光降解反应。
|
|
|
|
1 |
;气敏色谱法测定稀有气体中的微量氢[J];分析化学;1977年06期 |
2 |
;气敏半导体作为气相色谱鉴测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1977年Z1期 |
3 |
;气敏半导体技术交流会在合肥召开[J];化学通报;1978年02期 |
4 |
邹荷仙;陈子亮;王永禄;史丽萍;;新颖气相色谱鉴测器——气敏半导体的研制[J];有机化学;1978年04期 |
5 |
向光明;陈德芳;;气敏隔膜氨电极用于金属中氮的测定[J];分析化学;1978年05期 |
6 |
蒋鑫;;痕量氢的气敏色谱分析[J];低温与特气;1988年04期 |
7 |
赖兴华,李俊盛,严永刚,张辉辉;α-Fe_2O_3的制取及其气敏性质探讨[J];佛山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
8 |
;气敏半导体材料催化性能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78年01期 |
9 |
黎永汉;;气敏检测器在气相色谱上的应用——测定废气中的一氧化碳[J];冶金安全;1981年02期 |
10 |
李标荣;气敏半导瓷及其敏感机理(下)[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1年02期 |
11 |
徐甲强,沈谕生;超微粒α-Fe_2O_3气敏机理初探[J];无机材料学报;1992年01期 |
12 |
任玉芳;稀土元素在气敏半导体中的作用[J];中国稀土学报;1985年01期 |
13 |
彭永清;李建平;尹恩华;;气敏色谱法分析硅烷和磷烷[J];低温与特气;1988年01期 |
14 |
赵玛;吴占雷;韩周祥;魏剑英;张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在气敏方面的研究进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5 |
姚纲照,翁文华,周佐平;2种不同工艺制备的“气敏-光学”敏感膜[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
16 |
郑顺镟,郭斯淦,黄亮平;二维光学薄膜的气敏反射光谱特性[J];分析测试学报;1996年06期 |
17 |
牛新书,徐荭,王新军;γ-Fe_2O_3超微粉的制备及气敏掺杂效应[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年01期 |
18 |
范文玉;李晓超;王黎;姚慧;金飙;;纳米CuO-SnO_2气敏粉体的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
19 |
田俊峰;詹自力;蒋登高;;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气敏性质及制备方法概述[J];化学传感器;2004年02期 |
20 |
陈小明,繆有貴,江龙生,陈祖耀;瓦斯警报仪用气敏半导体元件稳定性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76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