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钛表面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在纯Ti 表面制作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和Ti-HA阶梯式梯度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X 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和价电子理论计算,研究了纯Ti 表面HA 涂层及Ti-HA 梯度涂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成分分布、力学性能和生物学行为。
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随喷涂距离的增大,HA 粒子的熔化程度和扁平化程度降低;在较高喷涂功率下,涂层的非晶化程度加剧,各喷涂距离下均出现CaO, TCP 以β-TCP 的形式出现。相对于非梯度涂层,梯度涂层中分解相TCP 和TCPM 的含量较多,且XRD 峰形较完整,这是由Ti 在HA 中的扩散所引起。对HA 涂层进行(600~700℃)×2h 的热处理可使涂层获得高的结晶度,使OH-恢复到原始粉末的水平;梯度涂层结晶完整性也得到较好的恢复,未产生Ti 与HA 的反应相。
在30kW 喷涂功率下,涂层-基体间的压缩剪切强度最大值为16.6MPa,热处理后可达到19.9MPa。梯度涂层的压缩剪切强度为24.9~30.6Mpa, 比非梯度涂层提高50~80%。HA-Ti 界面附近原子扩散加剧和中间层对应力的缓和作用分别是热处理涂层和梯度涂层界面结合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HA 涂层的断裂较整齐地发生在涂层内部和涂层-基体界面等部位。热处理后的涂层和梯度涂层只发生点状剥落,断裂于表面层内部和中间层,这也反映了热处理和梯度组分分布可提高涂层-基体的结合强度。
梯度涂层内Ti 与HA 变形颗粒呈交替式分布,中间层数越多,对表面应力的缓和作用越明显。基体Ti 与涂层Ti 之间可形成连续过渡的冶金结合界面;涂层中的元素也呈交替式分布,且发生了Ti, Ca 之间的相互扩散。Ti 和HA 在涂层内形成了各自的网络结构,它对裂纹扩展具有阻碍作用。
喷射入水的HA 粒子形态观察发现,熔融态发生的P2O5升华和产生的H2O蒸汽导致多数粒子成为空心球,这种空心结构是入水HA 粒子大于Ti 粒子的主要原因,且会对涂层的性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水中较低的冷却速度促进了结晶,并使Ti 促进HA 分解的作用更加明显;Ti 与HA 反应生成了Ti1.7P,而HA与Ti 的融合可在飞行过程中发生。
TEM 下观察到喷涂态涂层中晶相和非晶HA 共存区、HA 和TCP 共存区、TCPM,CaO 以及HA 与Ti 的反应相CaTiO3。熔融粒子的快速冷却和HA 晶体
|
|
|
|
1 |
郑扣松;胡树兵;赵苏阳;肖建中;;Ti-6Al-4V合金基体等离子喷涂生物活性羟基磷灰涂层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
2 |
吕宇鹏;陈艳梅;朱瑞富;李木森;雷廷权;;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相组成及其结构[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4期 |
3 |
尹路;惠迎雪;姚江武;;ZrSiN-HA涂层应用于纯钛种植体的实验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11期 |
4 |
黄毅;杨帮成;冯家岷;陈继镛;刘晓光;张兴栋;;碱液环境中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电极化后处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8期 |
5 |
常程康,朱然怡,毛大立,吴建生,丁传贤;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材料学特征[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5期 |
6 |
徐连来,史书俊,范景林,张伟儒;等离子喷涂高强陶瓷复合骨内种植体实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0年06期 |
7 |
成国煌,陈晓明,焦玉恒,吴晨曦;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J];佛山陶瓷;2003年08期 |
8 |
肖桂勇;吕宇鹏;王建华;李士同;;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化学不均匀性和浸泡行为[J];金属热处理;2006年05期 |
9 |
赵萱;蔡启舟;何剑;顾雪楠;郑玉峰;;La对纯钛微弧氧化膜层的组织结构及细胞相容性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12期 |
10 |
丁传贤;刘宣勇;王国成;;等离子喷涂纳米氧化锆涂层研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5期 |
11 |
付涛,张玉梅,憨勇,徐可为;等离子喷涂/水热合成HA涂层的制备和模拟体液及体内实验[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2期 |
12 |
李星逸;王海波;孙青竹;刘国权;孟祥才;;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3 |
蔡建平,李波;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结合强度[J];材料保护;2000年09期 |
14 |
张玉凤;于维先;张影杰;王海瑞;;正向电流密度对纯钛表面氧化物陶瓷膜形态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
15 |
王迎军,宁成云,赵子衷,李尚周,刘正义,卢国辉;HA 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的爆炸喷涂与等离子喷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7期 |
16 |
郭面焕,沙世军,徐庆鸿,姚滨南,费勤勇;TiO_2添加剂对等离子喷涂生物涂层HAP结合强度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0年04期 |
17 |
朱广燕;黄剑锋;吴建鹏;曹丽云;贺海燕;;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
18 |
熊信柏;曾燮榕;万怡灶;邹春莉;谢盛辉;唐汉玲;;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7期 |
19 |
王明润;杨森;王三军;;碱热处理对TC4合金微弧氧化膜生物活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12期 |
20 |
李亚鹏;叶雅静;鹿芹芹;郭云珠;尹大川;;医用金属表面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