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神经网络控制
【摘要】: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的基础产业,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以其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高的特点,成为适应现代产业结构发展中的骨干运输方式和重要通道,高速公路的交通控制是高速公路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对匝道控制的研究将能更加完善我国的高速公路控制体系。
近几年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以非常迅速的速度增加,交通流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的增加。目前许多地区的高速公路都采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技术来减少堵塞和确保安全、快速、高效的运行。
首先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交通流控制的意义及国内外入口匝道控制研究的现状。
其次详细的介绍了交通流的几种宏观模型及BP神经网络与RBF神经网络。
最后,考虑到高速公路交通系统本身是非线性、随机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用传统的数学模型很难准确地描述;同时神经网络在高速公路交通流匝道控制中已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神经网络的无模型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神经网络输出为入口匝道的放行率(即控制变量),并详细地阐述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算法,其中训练算法采用了SPSA(simultaneous perturbation stochastic approximation)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实施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自适应性和自学习性,且比一般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在线控制能力。
|
|
|
|
1 |
陆小芳;陈华;冯雷;李会斌;;城市快速道路入口匝道联合控制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年10期 |
2 |
李硕,张亚平;高速公路加速车道设计理论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1998年04期 |
3 |
杨振兴,裴玉龙;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模糊控制研究[J];东北公路;2002年01期 |
4 |
晏启鹏;入口匝道信号装置定位的数学模型[J];华东公路;1994年06期 |
5 |
李洪龙,李峻利;马尔可夫模型在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分布不确定性中的应用[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6 |
吴兵,杨佩昆;高速道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7 |
赵丽;张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多维可调模糊控制器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6期 |
8 |
胡兴华;杨继明;;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案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9 |
李三财;高速公路入口交通动态控制系统的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0 |
张燕,陈阳舟;基于模糊逻辑的高速公路匝道控制的新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0期 |
11 |
李硕,张样;高速公路主线流量对入口加速车道设计影响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2期 |
12 |
陈华;;道路入口匝道智能汇入控制的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年09期 |
13 |
杨院;杨继明;韦玮;;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8年02期 |
14 |
姜紫峰,韩锡令;高速公路交通流中等密度区的可变速度和入口匝道联合控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5 |
李文权,王炜,李铁柱,李冬梅;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6 |
张云颜,李文权;高速公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3期 |
17 |
王伟;杨兆升;李善梅;王彦新;刘新杰;;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形成时机判定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3期 |
18 |
杨晓芳;付强;张红军;;入口匝道衔接区域交通流运行机理解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
19 |
谭满春,徐建闽,毛宗源;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建模与入口匝道最优控制[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4期 |
20 |
梁新荣,刘智勇,毛宗源;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及其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