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普遍接入技术和市场及政策选择
【摘要】: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的运营与管理出现了技术、业务、管制等方方面面的融合,普遍接入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电信领域,需要扩展到互联网与有线电视领域,即三网融合的普遍接入。作为实现三网融合的首要前提,三网融合普遍接入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的关注。如何利用现有的设施,以最少的资金,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成为研究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的重要课题。电信市场的普遍服务政策并不适应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的发展。三网融合普遍接入面临着更多的实现技术、更复杂的运营环境及更多的管制政策。制定适合中国普遍接入特点的有效改革方案,加速普遍接入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经济意义。
针对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足,为满足三网融合普遍接入改革的迫切需求,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对国内外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理论与管制政策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中国三网融合实现技术基础、市场结构经济理论及管制政策分析,提出中国实现三网融合普遍接入应采用技术路径、市场选择机制与管制政策选择机制。最后,进一步探索技术和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式与政策的改革方法。
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应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的发展进行分析。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三网融合普遍接入发展的动力机制,深入讨论动力机制要素技术、市场、政策(TMP)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三网融合普遍接入发展的影响。通过规范与实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发现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对其它两方面有影响,且影响着普遍接入的进程。且以此为依据,分析发展动力机制要素的选择原则。
选择三网融合普遍接入技术实施路径。三网融合普遍接入只需要在现有的互联网、电信网或有线电视网上进行改造即可实现,为找出目前中国三网融合普遍接入技术实施状况,需要对现有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国内外还没有对此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本研究从理论上建立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的指标体系,并对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改进,采用线性加权、非线性加权与理想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客观的评价出各个地区的技术实施状况。因为农村与城镇差别较大,所以普遍接入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分别进行评价与讨论。又从实证角度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城镇与农村不同的技术选择路径。
建立了基于设施和基于服务的有效竞争模型。对于电信网络来说,由于的全程全网,覆盖面广,投资巨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但是这容易造成基础设施垄断,资源利用无效。因此,分别建立设施竞争和服务竞争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与案例分析。讨论了在现有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
从城镇和农村两个角度设计了激励管制政策,以促进普遍接入水平。城镇地区,普遍接入率较高,但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因此采用标尺竞争与价格上限相结合的激励管制方式来加快基础设施部署步伐与降低运营商价格。农村地区,首先讨论根据运营商是否选择投资,然后提出使用反向组合拍卖可以实现普遍接入基金的有效分配。于是设计反向组合拍卖机制与策略,激励运营商积极参与投标,实现社会福利与运营商效益的双丰收。最后,对反向组合拍卖的竞胜标进行设计、模拟,发现改进POSGA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且性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为加速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的进程,提出技术、市场、政策的发展思路。对不同技术进行分类,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普遍接入水平。采用垂直分离商业模式,促进市场竞争活力。对管制机构进行改革,设计管制机构的决策程序,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接触国际最新研究前沿,丰富和完善了三网融合普遍接入的理论方法,为中国政府管制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