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城市的发展规模,而是更加注重城市的美观面貌和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于是一场城市美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骤然兴起,以“脏、乱、差”形象著称的“城中村”就成了改造运动的重点之一。村民们也渴望一个安全、干净、廉价、美观、卫生、和谐的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城中村”中杂乱的居住环境到处藏匿着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以人为本的“城中村”改造,对改善落后的居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出“城中村”存在如下问题。从现状看:建筑高度密集、房屋布局杂乱无章,道路交通拥挤,垃圾随处堆放,基本没有公共绿地,缺乏体育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整体规划滞后,土地严重浪费,只能勉强满足人最根本的生活需求,无法关怀人的心理需求。由于居民的社会需求长时期不能得到满足,导致居民的破坏行为和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依据环境心理学理论,城中村改造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应更深的挖掘人文内涵,发掘本地特色和历史文化古迹,使之成为地域性的生活场所,真正实现城市“宜居、宜住、宜游”的设计理念,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建设主题。达到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