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任问题研究
【摘要】:政府诚信是政府合法存在的源泉和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它不仅代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是这个国家政治文明应该具备的准则。取信于民是政府政策有效执行的保证,也是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安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矛盾凸显,政府失信现象频频发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不断下降,政府信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文献分析法等方法,针对我国政府信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政府和公众两大主体入手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三个层面对构建诚信政府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政府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塑造诚信理念,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政府问责制,通过制度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并建立有效的政府和公众互动交流的平台,加强政府和公众的对等沟通,创造条件引导公众对政府进行理性怀疑;提高政府权威性。重视政府信任问题研究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信任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本文相信,通过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就必定能迎来新世纪下中国政府信任建设的胜利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