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摘要】:多模型自适应控制(MMAC)是解决非线性、变工况参数、不确定性等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虽然MMAC 已有相当多的应用,但是忽略了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尤其没有从非线性控制方法的角度去对他加以研究,因而就缺少诸如能保持闭环系统具有 Lyapunov 稳定性的算法。所以,MMAC 在理论与应用之间存在差距。本课题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并结合模糊、预测等智能控制方法来实现对大范围、强耦合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所得到的理论结果可表述如下:
(1)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 MMAC 的可行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表示方法、前馈极点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造纸工业中。
(2)在合理安排模型参考轨迹的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切换多模型预测控制的切换思想。为了解决切换多模型预测控制的抖动问题,提出了加权多模型模糊预测控制。
(3)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特性,对非线性多模型控制过程进行优化。给出了 TS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对 TS 模糊控制的后项参数及隶属函数进行优化。研究了混沌系统的多模型控制,采用修改的遗传算法引导混沌轨道,在混沌轨道上设置一系列的控制器,由遗传算法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小扰动”,把系统控制到不动点上。
|
|
|
|
1 |
吕伟杰,刘鲁源;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2期 |
2 |
周自强;陈绍炳;谭浩艺;章毅;;过热汽温非线性灰色预测控制研究[J];浙江电力;2009年01期 |
3 |
周自强;陈绍炳;谭浩艺;章毅;;过热汽温多模型灰色自适应预测控制[J];能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
4 |
赵四化;基于神经元网络多模型自适应控制[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5 |
李晓理,王伟,曹方;基于极点配置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8年S1期 |
6 |
何文光
,余晓蓉
,彭正力;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2年02期 |
7 |
苏婉平,敬奇,胡荣辉,余晓蓉,何文光;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计算机应用;1989年04期 |
8 |
李晓理,王书宁;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在机器人手臂控制当中应用[J];机器人;2002年01期 |
9 |
袁向阳,施颂椒;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10 |
李晓理,王伟;输入受限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6期 |
11 |
谢磊,张泉灵,王树青,张智焕;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预测函数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2期 |
12 |
王东风;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温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3年07期 |
13 |
孙维,李晓理,王伟;基于多模型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最小方差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4期 |
14 |
赵文杰,牛玉广,刘吉臻;基于多模型的过热汽温自适应串级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3年05期 |
15 |
林金星;沈炯;李益国;;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解耦控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6 |
李晓理,王伟,孙维;多模型自适应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0年04期 |
17 |
翟军勇,费树岷;基于多模型切换的智能控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18 |
黄泽汉,邢昌凤;基于模糊推理的机动目标自适应多模型跟踪算法[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4年05期 |
19 |
杨大勇;李鸣;;多模型自适应内模控制及其应用研究[J];江西科学;2007年02期 |
20 |
袁向阳,施颂椒;一种多模型自校正控制算法及其在醋酸蒸发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J];信息与控制;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