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离散信号及应用研究
【摘要】:
近几十年来具有优良相关特性的时间离散信号在需要从接收信号中提取所要信息的测试、数字通信和连续波雷达等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优良相关特性的序列是信息理论中备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几种具有优良相关特性的序列偶和失配信号进行了研究。
对最佳四相周期信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佳周期几乎四相序列偶的概念,并研究了其性质、存在空间和构造方法;研究了一种只有一个非单位根的最佳四相序列偶的构造方法,由此可以产生更多长度的最佳周期四相信号;对最佳周期三元序列偶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利用相关恒等变换设计最佳周期三元序列偶的方法。
研究了ZCZ序列偶集的构造方法,提出了采用最佳序列偶的移位序列与酉矩阵利用相关积构造零相关区序列偶集的方法,通过对一个最佳序列偶特定的移位序列和特定阶数的酉矩阵进行相关积运算,构造出了准最优ZCZ序列偶集及最优ZCZ序列偶集。
研究了扩展ZCZ序列偶集零相关区及容量的方法,提出了两种利用已有的ZCZ序列偶集,构造更宽零相关区ZCZ序列偶集的方法,和四种利用已有的ZCZ序列偶集,构造更宽零相关区和更大容量ZCZ序列偶集的方法。通过对原始序列偶集进行特殊移位运算,再和相应阶数的酉矩阵进行相关积运算,构造出了序列偶的长度更长,零相关区更宽,序列偶集的容量更大的ZCZ序列偶集。对周期和奇周期四相失配阵列信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失配阵列信号的存在条件,给出了利用折叠法和周期乘法构造这两种失配阵列的构造过程,由此构造的失配阵列信号不仅实现了其周期或奇周期相关函数的所有旁瓣为0,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完全消除旁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且扩展了四相阵列信号的体积。
研究了序列偶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在单音连续波干扰条件下不同的序列偶对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并仿真验证了的不同的序列偶扩频方案的性能,为序列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将设计的ZCZ序列偶集应用于QS-CDMA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可行性。
研究了OFDM系统信道估计的方法,将失配序列和最佳序列偶应用于OFDM系统进行信道估计,可以简化估计算法,提高估计的准确度。
|
|
|
|
1 |
栾鹏程;吴瑛;;基于阵列的短时信号检测与提取算法[J];电光与控制;2007年03期 |
2 |
周旗,黄绣坤;四阶累积量 ESPRIT 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3 |
廖桂生,保铮,张林让;基于特征结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新算法[J];电子学报;1998年03期 |
4 |
雷中定,黄绣坤,张树京;宽带波达方向估计的快速算法[J];铁道学报;1997年04期 |
5 |
韩英臣,王永良,张永顺;一种基于干扰信号特征子空间扩展的波束形成方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4期 |
6 |
李成;舒勤;;空时二维谱估计算法的分析与仿真[J];通信技术;2009年11期 |
7 |
苏成晓;罗景青;解礼;;用阻塞矩阵法实现弱信号二维DOA估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8期 |
8 |
韩英臣;张永顺;;一种改进的去相关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年S5期 |
9 |
韩英臣,张永顺;一种新的自适应波束保形方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4年04期 |
10 |
靳天玉;吕振肃;吕鑫;;一种新的波达角估算方法(英文)[J];甘肃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
11 |
侯友国;郭伟;李新山;;强干扰下基于联合技术的信源参数估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9年10期 |
12 |
王文同,黄可生,黄知涛,周一宇;一种宽带阵列信号DOA估计算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5年02期 |
13 |
刘宏清,廖桂生,张杰;稳健的Capon波束形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10期 |
14 |
欧世峰,赵晓晖,顾海军;改进的基于信号子空间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算法[J];电子学报;2005年10期 |
15 |
余继周;陈定昌;;一种正交投影自适应波束形成快速算法[J];战术导弹技术;2006年01期 |
16 |
张安清;邱天爽;;波束域的信号盲分离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
17 |
郑四发;郝鹏;罗禹贡;连小珉;;基于阵列信号的重型商用车声源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估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18期 |
18 |
李春升,李景文,周荫清,何峻湘;基于数据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时—空二维信号处理[J];电子学报;1994年07期 |
19 |
雷中定,黄绣坤,张树京;一种高分辨率波达方向估计的新算法及其应用[J];铁道学报;1997年01期 |
20 |
赵永波,刘茂仓,张守宏;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征空间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电子学报;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