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循环条件下的气泡行为研究
【摘要】:
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常压条件下的环形通道内过冷沸腾中的气泡行为进行了摄像可视化观察与实验研究。
对于摄像可视化,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实验中进行了测试并对管道弧面的光学影响进行了校正计算讨论。结果表明,在低空泡份额下,该方法与采用快速截止阀法测量有着良好的吻合性。在中高空泡份额的情况中,由于气泡数量过多,形状任意,且存在重叠的情况,使得图形处理难以进行,误差极大。而必要的光学校正,有助于提高空泡份额的测量准确性。在单气泡方面,实验结果表明,滑移气泡的持续生长规律符合热力控制区Mihic方程。这说明滑移气泡在核化点处的生长符合Mihic惯性控制方程。气泡脱离频率与脱离直径,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不符合Ivey分区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采用对频率的隐格式得到了高度相关的拟合关系式。在理论和实验上证明气泡的上升速度正比于气泡直径的平方根值,且与工况参数无关。对阻力系数,验证了小雷诺数流动中主要的两个计算公式。对比值表明,阻力系数计算时应该考虑工质流动速度,并将其从气泡上升速度中扣除。
气泡的形态主要受粘性与表面张力的影响,粘性与表面张力越小气泡的变形程度越大。
在多气泡间行为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两气泡之间的垂直追赶聚合现象和管道轴向空泡份额分布。
相比于Fortes确定的聚合过程,实验中观察到在绕过上侧气泡之后还存在一个短暂的分离过程。气泡之间的聚合是大部分气泡从小气泡到大气泡的主要生长形式,也是壁面附近换热强化的主要方式。管道轴向空泡份额,在形式上与已知的理论与实验值一致。
|
|
|
|
1 |
潘良明,何川,辛明道,吴小航;单面与双面加热时窄缝流道内过冷沸腾气泡行为的比较[J];化工学报;2004年09期 |
2 |
管鹏;贾力;银了飞;王硕;;环形小通道内过冷沸腾的气泡行为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11期 |
3 |
丁丽,王伟文,李建隆,黄洁;鼓泡塔板上气泡运动行为的测定[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4 |
俞建荣;卜凡亮;曹建树;李文力;陆晓军;;基于Matlab的流化床气泡运动的图像识别与处理[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3期 |
5 |
董伟,李瑞阳,郁鸿凌;电场作用下气泡的行为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4年02期 |
6 |
柴继波,汤晓阳,高超;湿式除渣对锅炉热平衡计算的影响[J];锅炉制造;2001年04期 |
7 |
何永清;毕勤成;施东晓;;窄缝中气泡在磁性液体中的上升与变形[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
8 |
李之光,鲍亦令,张英福;锅壳式锅炉烟管管板过冷沸腾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1990年04期 |
9 |
薛艳芳;魏进家;赵建福;李晶;郭栋;万士昕;;微重力下光滑表面上FC-72的池沸腾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
10 |
仇道太,林虎;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的问题分析[J];锅炉技术;1998年05期 |
11 |
刘根生;浅析常压热水锅炉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3年05期 |
12 |
孙奇,杨瑞昌;低流速净蒸汽产生点模型预测过冷沸腾空泡率[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2期 |
13 |
杨瑞昌,唐虹,王彦武;自然循环过冷沸腾流动不稳定性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14 |
王甲强,贾斗南,郭赟,严明宇,秋穗正,苏光辉,卢冬华;环形窄通道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的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
15 |
吕建生;对防止供热锅炉超负荷运行结垢的研究[J];太原科技;2005年01期 |
16 |
王克光,曾向东,尚德敏;过冷沸腾时器内液体振动的频域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3年01期 |
17 |
潘良明,辛明道,何川,张力,陈军;垂直窄缝流道内过冷沸腾时的汽泡行为[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
18 |
李春辉,王补宣,彭晓峰;纳米颗粒悬浮在加热铂丝上的过冷沸腾[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19 |
李彦鹏;Fan L.S.;;鼓泡塔中驻波声场调制大气泡的直接模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20 |
赵建福;胡文瑞;;微重力池沸腾传热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