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频声纳接收信号仿真预报

刘欣  
【摘要】: 高频声纳接收信号仿真预报研究在声纳研制的不同阶段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所仿真的高频声纳接收信号包括有以下几类信号: 1、单程传输信号,即高频声纳声源发射的声信号经过信道单程传输,在接收水听器处的声信号,这种传输方式多用于水下通讯、定位,导航等。 2、水中目标回波信号,即高频声纳声源发射信号打到水下目标如潜艇、鱼雷等时经由目标散射返回到接收水听器处的声信号。这种工作方式用于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3、海底混响信号,即高频声纳工作过程中,部分声信号经由海底散射后到达接收水听器的信号。 4、海底回波信号,即高频声纳发射信号打到海底经由海底散射返回到接收水听器的接收信号。这种信号可用于仿真测深仪、侧扫声纳等的接收信号。 在这四种接收信号的仿真建模中,传播模型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针对射线声学计算简单适用于高频情况这一特点,本文选取高斯射线束(GRAB)声线传播理论进行传播建模,它是由射线理论演变而来,但克服了其不能计算声影区和焦散区声场的缺点,在一定距离上每一根声线对所有深度都有能量贡献。 最后本文以Visual C++为平台编写了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在界面输入操作指令实现对用户指定海洋环境情况下的高频声纳接收信号进行预报的功能。本软件利用动态链接库实现了VC对Fortran计算程序的调用,并采用Matcom接口实现了V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完成了伪彩图形的显示功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启虎;进入21世纪的声纳技术[J];应用声学;2002年01期
2 李爱玲,闫夷升;声纳技术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3年03期
3 闫朝金;室内手机接收信号弱的应急处理[J];中小企业科技;2004年06期
4 李启虎;;第一讲 进入21世纪的声纳技术[J];物理;2006年05期
5 孔大伟;吕杨;刘棱;;声纳技术在反水雷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2期
6 沈顺根;“水下耳目”日新月异[J];当代海军;2001年10期
7 戴亮;;声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7期
8 王勇;颜昌平;;船舶吃水现场检测技术及方法探讨[J];中国水运;2008年08期
9 郝高林;;海信TC一2539型彩电接收信号弱故障[J];家电检修技术;2010年23期
10 褚德欣;;抛投体水下定位技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7期
11 姜国兴;刘煜禹;;方兴未艾的水下通信技术[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6期
12 尚建华;贺岩;陈卫标;;激光声纳探测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2期
13 付立彬;付晓彦;刘明堂;李黎;;混凝土排水管道声纳无损检测系统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09期
14 柳志忠;姜朝宇;;舰艇声纳技术的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1期
15 宋新新;德国声纳技术发展100年[J];舰船电子工程;2004年02期
16 ;光动能电波表消费面对面[J];钟表;2008年01期
17 马红;导弹用近程传感器[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9年01期
18 杜竹峰,卢益民,黄铁侠;多次后向散射激光雷达接收信号的解析计算[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19 杜竹峰,卢益民,杨宗凯,黄铁侠;多次散射激光雷达接收信号的模拟[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5期
20 李琛;宁永成;杨贵海;张姝红;;声自导鱼雷几何作用距离预报系统设计[J];鱼雷技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华;刘纪元;;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2 华乐荪;;地质声纳技术的新进展[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张海澜;萧柏勋;;测井仪器对井孔声场影响的数值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鲍景富;;移动体DTV-Tuner模块技术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5 李旻;;雷达天线接收信号模拟光纤传输系统[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6 吴碧;王毅刚;王华奎;;水声通信中一种抗多途干扰的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7 李建生;杜庆治;;幅频畸变的均衡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启虎;;海洋开发和声纳技术[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9 刘迪仁;徐建华;储昭坦;谢树其;;阵列感应仪器中金属芯棒的电磁耦合作用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高敬鹏;刘文静;;基于硬件可实现的LDPC码量化译码算法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峰;成像声纳波束形成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勇俊;基于二维成像声纳的水下运动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吴绍华;IR-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夏云龙;时间反转镜聚焦和成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汤建龙;雷达信号到达角及相关参数估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卢树军;中频数字化扩频接收机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鲍丹;非理想条件下的调制分类问题[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马惠珠;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赵为春;基于脉冲超宽带(UWB)无线接收机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黄强;等待接收再入遥测信道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高频声纳接收信号仿真预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林婷婷;声纳高速数据流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2年
3 苏华;船舶吃水动态检测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曹森;透镜声纳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王永恒;成像声纳接收和发射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余山山;基于水下通信的水下群爆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卫来;避碰声纳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刘静;TR-UWB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及系统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吕云曾;机械扫描式成像声纳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谭磊;宽带OFDM传输系统研究、仿真与部分模块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龙;生物声纳技术有望用于机器人[N];科技日报;2010年
2 辽宁 闫朝金;室内手机接收信号弱的应急处理[N];电子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于莘明;舞动在海洋深处的乐章之中[N];科技日报;2006年
4 徐昊;中文之星推出声位笔 声纳技术重新定义笔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5 易文;iPhone信号不良症结引发猜想[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6 何水仙 本报记者 于莘明;刘孟庵:大海深处“听”水声[N];科技日报;2005年
7 岳斌;软件无线电技术在3G和4G中的应用[N];人民邮电;2007年
8 唐士军;文广移动联手电视手机沪剧将演[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9 许炜;“手机电视”盯紧奥运商机[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四川 苏杭;轻松用好车载GPS小技巧[N];电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