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米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概念设计
【摘要】:载人潜水器能够进行观察海底地形地貌、勘探石油资源、维修海底空间站、采集各种生物以及矿物样本等等的工作。同航天运载技术一样,深海载人潜水器技术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发展载人深潜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以潜深1000m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概念设计工作。通过大量的资料调研了解到潜水器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并确定载人潜水器内各个设备的具体功能并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广义模块化的理论设定了本论文设计潜水器的综合界面标准并结合本论文设计划分出潜水器的各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参考若干母型艇,遵循综合界面标准绘制出了本潜水器的总布置图,并根据总布置图及潜水器上的各个结构和设备反复调整载人潜水器的主尺度和各结构的尺寸大小,进行了重量重心与浮力浮心以及稳性的计算。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艇上各设备的选型,包括压载系统、机械手、纵倾调节系统、导航系统等等,并结合《中国潜水器和潜水系统入级规范》和ANSYS软件确定了耐压壳的具体尺寸以及强度和稳性计算校核。在最后,为了实现合理的装配顺序而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装配序列的优化。经过优化后得到了满足装配可行性和时间最短约束下的最优装配方案。
|
|
|
|
1 |
郭威,王晓辉,肖琼林,祝普强;载人潜水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
2 |
;我国载人潜水器海试突破3700米水深记录[J];泸州科技;2010年03期 |
3 |
李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2期 |
4 |
刘蔚,崔维成;多学科设计优化:载人潜水器设计的一种新工具(英文)[J];船舶力学;2004年06期 |
5 |
俞铭华,王自力,李良碧,王仁华;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耐压壳结构研究进展[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6 |
;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获得成功[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0年05期 |
7 |
刘铭秀;;日本海洋调查潜水器的现状和未来[J];海洋工程;1985年02期 |
8 |
陈鹰,杨灿军,顾临怡,叶瑛;基于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资源勘探作业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
9 |
李明春;;深海雄心[J];海洋世界;2010年12期 |
10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5000米海深[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1期 |
11 |
李赞;;蛟龙探海[J];科学世界;2011年04期 |
12 |
李向阳,刘涛,黄小平,崔维成;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载人耐压球壳的疲劳载荷谱分析[J];船舶力学;2004年01期 |
13 |
梁伟;;叶聪 驾“龙”潜海搏激流[J];中华儿女;2010年18期 |
14 |
靳涛;;前苏联和俄罗斯海军潜水器发展回顾[J];当代海军;2005年11期 |
15 |
;我国载人潜水器海试跨跃3700米水深记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8期 |
16 |
芦野民雄;王宝娣;;单人潜水器和常压潜水系统(之一)[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1985年10期 |
17 |
;向海底进军[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8期 |
18 |
郭威,王晓辉;载人潜水器及其运动控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19 |
郭威;王晓辉;祝普强;刘开周;;载人潜水器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信息融合技术(英文)[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2期 |
20 |
曹福辛;;载人潜水器材料技术发展现状[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