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
【摘要】:
我国已经加入WTO,直接面对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时代赋子我们的历史责任。高等教育是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原动力,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必须以相应的教育投资为前提和基础。本文选择高等教育投资作为研究课题,旨在优化中国高教投资模式,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借鉴。
论文以人力资本理论、投资理论、教育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对高等教育投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它不是对高等教育投资某一方面的研究,而是对其从投资来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管理、投资利用效率和产生效益等全过程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研究的新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研究领域的一次开拓性尝试。
论文研究了教育的经济属性和产业特性,得出了教育产业是特殊产业,具有多重属性,其不同组成部分在不同环境下遵循政治、经济、教育规律规则的程度不同的结论。
论文研究了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对影响投资规模的各类在校生人数以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20%和25%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高教经费的三个组成部分政府投资、社会经费、学杂费与GNP、全国工业总产值、全国居民消费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元三次回归模型。研究了高教总经费和三个相关参数的关系,建立了三元三次的回归模型,有力地证明高教投资规模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联系,得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教投资规模具有决定作用的结论。
论文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教育形式、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科高等教育投资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给出了不同学历层次的粮仓形结构。提出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是阻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成人高校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的结论;指出高教投资应向社会急需学科倾斜,在同等毕业生就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沦文
一
率的条件下应向生均培养成本低的学科倾斜。
论文对高等教育政府拨款机制和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渠道进行了
研究,提出了提高高教经费预算单列等级,政府高教拨款应引入竞争
机制,逐步和绩效挂钩,扩大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增加高校创收
能力的观点。
沦文对高等学校投资管理组织机构进行了研究,惜鉴企业治理理
沦和实践,论证了庄高等学校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必要
性,指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校形成完善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学
校的治理机制对于长期绩效将产生重大影响,本质是由市场竞争程度
决定的。高等学校应摆脱政府附属物地位,通过转制和重组成为独立
的经济实体和法人实体的构想。
论文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成本及补偿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各
位专家提出的成本构成,提出了人员成本含转移支付的差额部分的新
观点。
沦文对中国高等教育投资合理化模式进行研究,建立了包括5个
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和4个四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运用德尔菲法、模糊评价等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合理化评
估,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投资合理化的目标模式,即:投资来源多元
化、投资规模适度化、投资结构合理化、投资管理科学化、投资利用
高效化的“五化”模式。
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投资合理化的对
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