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小波压缩编码的比特分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图像信息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和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但广泛使用数字图像还有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数字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需要很多的比特数,因而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所谓图像压缩就是在保证一定的图像质量和满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图像原始数据量的一种过程。针对图像中存在的相关冗余信息,采用某种方法,去除多余成分,就能实现图像的压缩。由于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分析、多分辨率分析等优点,易与人类视觉特性相结合,可获得较好的压缩效果,所以小波变换的方法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方法。
图像压缩编码的根本目的,是在给定比特率(Bit Rate)下,力求使图像失真(Distortion)达到最小。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虽然是一种有效的算法,但因为它利用了不同子带间和各个子带内部的相关性,所以复杂度比较高,有时不能实现实时的要求,因而小波变换编码方案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靠比特分配,即给定的比特数必须被有效地分配在不同子带中。一种优秀的比特分配算法可使最终的量化失真达到最小。
本课题着重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编码中的比特分配问题。由率失真理论我们知道,对于给定的码率,可以找到一种比特分配算法对小波变换后的各个子带进行比特分配,使重建图像的失真达到最小。论文中重点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比特分配算法的理论和具体实现的算法。这两种比特分配算法的差别在于,第一种是在率失真曲线是下凸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方法算法是以率失真曲线的斜率为基础的。第二种是在任意率失真曲线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求解Lagrangian方程。具体的压缩效果将在第五章中给出,并将论文中的压缩效果与JPEG、JPEG2000等标准,零树编码等其他压缩方案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
|
|
|
1 |
贺前华,韦岗,帅林;多声道音频编码AC-3算法原理[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1998年06期 |
2 |
江秀,赵中百,吴志美;一种监控环境下的基于对象的比特分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3年04期 |
3 |
陈国斌,刘济林,孙小叶,姜超;一种单通道VBR码率控制算法[J];电子学报;2004年07期 |
4 |
潘志刚;王岩飞;;一种小波域的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11期 |
5 |
李锡辉;季桂树;;基于H.264的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J];有线电视技术;2007年03期 |
6 |
张文超;王岩飞;潘志刚;;基于2D实值离散Gabor变换的SAR原始数据压缩[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
7 |
宋鸿梅;王岩飞;潘志刚;;基于DCT-TCQ的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5期 |
8 |
吴国伟,司锡才,栾心芙;ADSL系统最大信道容量时域均衡算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9 |
宋鸿梅;王岩飞;潘志刚;;基于FFT-BAQ的SAR原始数据压缩新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11期 |
10 |
宁宁;刘玉珍;;基于MIMO-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算法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1 |
严涛;安平;张兆杨;沈礼权;王贺;;基于二项式R-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算法[J];高技术通讯;2010年05期 |
12 |
石文孝,石要武;离散多频音调制中比特分配算法的实现[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
13 |
樊凌雁;何晨;车小林;;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基于最小发射功率的自适应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14 |
李锡辉;季桂树;;一种有效的帧级码率控制算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1期 |
15 |
费伟;徐平;朱善安;;基于Cauchy分布的H.264优化比特分配及码率控制算法[J];光电工程;2007年07期 |
16 |
崔慧娟;李晔;彭坦;王童;唐昆;;0.6kb/s声码器能量参数的高效量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7 |
程平勇;;MIMO-OFDM系统一种新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J];广东通信技术;2009年07期 |
18 |
朱冰莲;廖志成;;一种新的H.264/AVC码率控制改进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0期 |
19 |
张青波;黄国刚;何加铭;;OFDMA系统资源分配算法研究[J];机电工程;2009年10期 |
20 |
梁晓雯;李玉虎;连捷珍;;MIMO-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比特分配[J];计算机仿真;200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