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摘要】:
随着惯性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光纤陀螺仪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显著提高,以及其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使其尤其适合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完成了基于DSP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论文简要分析了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捷联惯导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本文重点完成了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硬件、软件设计,其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设计了以高分辨率模数转换器ADC和FPGA为核心的高精度加速度计数字读出电路。本文引入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在EDA平台上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完成对硬件功能描述,使硬件设计更加灵活。
其次,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C32为基础,设计了本系统的硬件基础—数字信号采集处理板。为了实现系统功能,系统板在硬件上主要具备了以下结构:1)外部扩展存储器系统;2)陀螺反加速度计接口电路;3)通用异步串行口电器(UART);4)程序引导装载电路;5)译码反复位电路;6)JTAG接口。
最后,在系统硬件电路板的基础上,以TMS320C3X汇编语言和C语为工具,编写了用于程序引导装载的BOOT文件,软件实现了UART和捷联算法。
根据本系统特点在设计中,使用外部中断的方式采集数据,对原始数据平均滤波方法,以及在中断处理中以定时方式进行数据解算,都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义。
在系统实验与调试过程中,系统软硬件工作可靠,实现了捷联惯导的功能,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1 |
金靖,宋凝芳,张春熹;光纤陀螺高速检测电路设计[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2年02期 |
2 |
赵岳生,邓正隆;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可视化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
3 |
邱高理,舒晓武;光纤陀螺性能数字评价系统的可视化研究[J];光电工程;2002年S1期 |
4 |
戴美善;;激光应用简讯——光纤陀螺和激光测长仪[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85年01期 |
5 |
王永寿;;小型光纤陀螺[J];飞航导弹;1988年09期 |
6 |
周世勤;;光纤陀螺通过部级鉴定[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1996年01期 |
7 |
延凤平,蓝慧娟,简水生;光纤陀螺温度补偿方案研究[J];光学学报;1999年07期 |
8 |
赵忠华,江红,张炎华;小波理论及其在光纤陀螺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
9 |
邱宝良,李安琪,肖文,蒋小刚;全数字处理的低成本光纤陀螺系统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
10 |
李迪,孙尧,黄苹,王威;船用光纤陀螺动态建模方法研究[J];船舶工程;2005年03期 |
11 |
抚安;;光纤陀螺导航系统[J];船艇;1990年03期 |
12 |
程煜明,张炎华;光纤陀螺非线性温度漂移模型的辨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12期 |
13 |
;光电技术研究所简介[J];宇航学报;2001年04期 |
14 |
孔凤兰;;光纤陀螺的研究[J];飞航导弹;1987年S4期 |
15 |
汪绳武;光纤陀螺研究[J];上海航天;1992年04期 |
16 |
谭显裕;军用光纤陀螺的发展、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J];现代防御技术;1998年04期 |
17 |
蔺玉亭,孙付平,朱新慧;光纤陀螺的发展及其在惯导中的应用前景[J];测绘工程;2005年01期 |
18 |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光纤陀螺生产线开工建设[J];工具技术;2009年12期 |
19 |
周泓;;光纤陀螺的应用与发展[J];国防技术基础;2010年03期 |
20 |
王甲重;;国外光纤陀螺的概况与发展趋势[J];飞航导弹;198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