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SH波在界面任意形孔洞和孔边裂纹上的散射
【摘要】:
本文在线弹性力学范畴内,采用复变函数和Green函数方法研究了平面SH波在界面任意形孔洞、孔边径向裂纹和孔边径向界面裂纹上的散射问题。首先构造了一个适合解答本文问题的Green函数,该函数为含有任意形凹陷的弹性半空间在其水平面上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反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场的解答。然后将界面任意形孔洞和孔边裂纹对SH波的散射问题视为“契合”问题:即从两个相互契合的完整弹性半空间的界面波动问题和弹性均匀介质中任意形孔洞对SH波散射的解答出发,沿界面处将含孔洞的弹性空间剖分为两个含有任意形凹陷的弹性半空间,在其剖分表面上加置未知的反平面荷载,在出现裂纹的位置加置反平面反力构造出裂纹。利用Green函数写出界面位移连续条件,建立求解未知外力系的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采用直接离散的方法将定解积分方程组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
1.从完整的弹性半空间表面承受线源荷载作用问题的基本解出发,用复变函数的保角映射方法获得含有任意形凹陷的弹性半空间在其水平面上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反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场的解答,即本文的Green函数。给出了Green函数的构造方法和推导过程,讨论了此Green函数的性质。
2.研究了SH波作用下界面任意形孔附近的动应力集中问题。按“契合”的方式构造出在两个性质不同的弹性半空间交界面上的任意形孔洞对SH波散射的模型,利用Green函数建立求解问题的定解积分方程组,并用直接离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推导了界面任意形孔附近的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给出了界面椭圆孔、方孔和菱形孔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入射波数、入射角、不同介质组合以及孔的形状对孔附近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3.研究了界面任意形孔对SH波散射的远场解。在求解了界面孔对SH波散射的近场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远场特性。给出了界面椭圆孔和方孔的远场位移模式和散射截面的解答。讨论了孔的形状、介质的性质、入射角和波数对散射远场特性的影响。
4.研究了各向同性介质中任意形孔边径向裂纹对SH波的散射,求解了裂纹尖端的动应力强度因子。采用裂纹切割技术构造出孔边径向裂纹,利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Green函数建立直接求解m型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定解积分方程组。
给出了椭圆孔和方孔孔边径向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结果,讨论了
不同形状孔洞的存在对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5.研究了任意形孔边径向界面裂纹对SH波的散射和裂纹尖端动应力强
度因子的求解。按“契合”的方式和采用裂纹切割技术构造出孔边径向界面
裂纹对SH波散射的模型,利用Green函数建立直接求解m型裂纹尖端动应
力强度因子的定解积分方程组。给出了椭圆孔和方孔孔边径向界面裂纹尖端
动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结果,讨论了在不同形状孔、不同入射波数、不同入
射角和不同材料常数组合情况下孔边径向界面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变化
的规律。
|
|
|
|
1 |
陈忠明,何连珠,黄季墀;阻尼材料在飞机炮振减振上的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S1期 |
2 |
张庆华;汤连生;吴玉刚;尹敬泽;;反复动载下土体的动应力累积效应及量化模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6期 |
3 |
刘恩龙;宋长航;罗开泰;万里;;粗-细粒混合土动力特性探讨[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
4 |
刘殿魁,田家勇;SH波对界面圆柱形弹性夹杂散射及动应力集中[J];爆炸与冲击;1999年02期 |
5 |
都的箭;刘志杰;马书广;;埋地管线在爆炸地冲击作用下的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
6 |
王熙;在热冲击作用下圆柱体的动应力集中效应的解析解[J];振动与冲击;1996年03期 |
7 |
姚恩涛,周克印,董冠强;等强度梁冲击动应力、动荷系数等参数测定装置的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1期 |
8 |
张晓亮;陆明勇;江在森;王双绪;祝意青;;玛尼M_s7.9级地震三维动态模拟及余震解释[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
9 |
段汝文;兰州黄土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2期 |
10 |
周振中;悬挂式母线短路时动应力的数值计算[J];计算物理;1986年04期 |
11 |
刘万峰,叶俊彦;汽车车架动态应变响应特性的概率统计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0年01期 |
12 |
陈志刚,刘殿魁;SH波冲击下浅埋任意形孔洞的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
13 |
曹成林;孙永福;董斌;;不同粘粒含量粉质土的动力强度特性研究[J];海岸工程;2009年03期 |
14 |
徐幼麟;陈志为;;基于健康监测系统的大跨度多荷载悬索桥的疲劳与可靠度评估(英文)[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
15 |
刘殿魁,刘宏伟;SH波散射与界面圆孔附近的动应力集中[J];力学学报;1998年05期 |
16 |
刘殿魁,杨在林,刘建百;界面可移动圆柱形刚性夹杂对SH波散射及动应力集中[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7 |
李宏亮,刘殿魁;SH波作用下圆形夹杂与裂纹的相互作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8 |
何钟怡,樊洪明;用波函数展开法求解界面圆孔的SH波散射问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3期 |
19 |
王艳,刘殿魁;SH波入射时浅埋衬砌结构的动力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20 |
齐辉,王艳,刘殿魁;半无限空间界面附近SH波对圆形衬砌的散射[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