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urbo码的编码调制技术的研究
【摘要】:Turbo码代表着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信道编码技术,因为它具有极其逼近香农极限的纠错性能,所以Turbo码一出现便吸引了通信领域无数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Turbo码的编码调制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Turbo码基本编、译码器的结构和原理。其次介绍了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方法,以及Turbo码与TCM相结合的T-TCM技术。并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等概信源的新的16QAM信号映射方法,并与T-TCM相结合,应用于卫星通信,以进一步提高误码性能。然后介绍了OFDM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径衰落是移动信道的主要特点,而OFDM技术有很好的抗多径衰落的特点,可以解决无线通信中高速率数据传输抗干扰的问题。所以最后我们将Turbo码与OFDM技术相结合,针对移动通信信道的各种不同的衰落类型进行仿真分析,为Turbo码在衰落信道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Turbo码与高效调制技术的结合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针对不同的编码调制方案来选择Turbo码的结构参数、交织方法和编译码器结构使整体性能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
|
|
1 |
蒲华;李珊君;吴仲阳;文静;;基于Turbo码的自适应OFDM系统在PLC中的应用[J];通信技术;2008年07期 |
2 |
王吉平;尹锁柱;周慧;;级联Turbo空时分组码OFDM系统性能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
3 |
姜琳琳;谢显中;;Turbo-STBC-OFDM用于TD-SCDMA性能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9期 |
4 |
谢哲;张宏滔;王忠康;;MRC空间分集与Turbo编码在水声OFDM系统中的性能研究[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1年01期 |
5 |
曾武;达新宇;申勇;朱海峰;;Ka频段移动卫星通信TC-OFDM性能研究[J];电视技术;2011年07期 |
6 |
刘德保;阔永红;;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及其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2007年03期 |
7 |
吴华新;达新宇;;子信道功率控制在Ka频段DT-OF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
8 |
李智勇,王云鹤,刘玉君,李水平;Turbo码在OFDM技术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12期 |
9 |
徐以涛;张玉明;陈卫;;16QAM-OFDM系统的迭代信道估计[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0 |
卢小峰;朱光喜;韦耿;;基于OFDM系统的差分空频时编码[J];通信学报;2006年12期 |
11 |
张克,周晓正,徐熙宗;基于TCM-OFDM方式的多符号信号检测方法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2 |
王强,孙锦涛,叶晓东,谢仁宏;差分Turbo-OFDM在短波数据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3 |
李季;王列豹;沈加民;;OFDM系统下Turbo码性能分析与仿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
14 |
李祥明,乐光新,尹长川;Turbo码译码器“及早判决”门限的确定及输出信噪比停止迭代准则[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5 |
张灿,杨建国;一种具有不平等差错保护能力的TURBO码[J];计算机工程;2005年01期 |
16 |
江森,苏祥芳,肖东亮,孙洪;卷积Turbo码编码器及CPLD实现[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3期 |
17 |
牛兰奇,刘高辉,余宁梅;Turbo码在DVB-RCS标准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03年11期 |
18 |
谢伟良,汤俊雄;基于Turbo码的大气无线光通信系统特性分析[J];中国激光;2003年09期 |
19 |
王莹,李晖,王育民;Turbo码的矩阵描述及其对交织器设计的影响[J];计算机学报;2003年10期 |
20 |
王君娜,金晓军;Turbo码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状况[J];电信快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