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其引发的经济革命重塑全球经济的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教育,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对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人才库与智力库,研究生教育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此,要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
本论文以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为写作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
第一,对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随着1999年研究生招生连年大幅增长,到2005年在校研究生规模已接近100万,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进入了世界前列。但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研究生教育体制不完善及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通过对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国内比较,找出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差距和不足,只有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
第二,构建了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国际化水平不高,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同时以高校研究生数作为预测对象,选择人均GDP、预算内教育投资、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和导师数量为评价指标,运用最小二乘法和AR模型构建我国高校研究生发展规模的预测模型,并运用模型对我国2010年在校研究生数进行预测,为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战略提供参考。接下来,对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进行阐述与分析,从三个方面概述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的价值取向: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