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金融风险日益广泛、复杂和多变,银行业急需建立一种更为精确和实用的管理模式,以控制风险损失,风险限额管理由此应运而生。银行通过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设定各类产品和交易的最高规模上限,各种限额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在风险管理中发挥制约、分散和预警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限额管理体系。
风险限额管理的内容包括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分配和风险限额监控。首先,本文基于VaR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论述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从而设定风险限额;然后,依据RAROC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研究了银行风险资本限额配置过程;最后,通过选择合理的监控时机对风险限额进行监控。
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从建立数据整合存储解决方案,加强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建立整体的IT服务管理方案等方面着手分组织规划阶段、体系构建阶段和应用实施阶段构建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
|
|
|
1 |
肇先,马宏亮;企业家价值确认及补偿机制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8年04期 |
2 |
谷伟,万建平,王丽丽;正态分布和t分布下风险价值计算的对比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
3 |
吴庆晓,万建平;极值方法在VaR模型中的应用[J];应用数学;2005年S1期 |
4 |
文凤华;杨晓光;马超群;巢剑雄;兰秋军;;基于风险价值的投资决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5 |
陈磊;任若恩;张金宝;;基于GARCH模型的风险价值蒙特卡罗模拟[J];系统工程;2006年07期 |
6 |
姜海军;惠晓峰;李雪松;;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操作风险的计量[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35期 |
7 |
龙应贵;;Delta-normal风险价值计算法的理论探析[J];市场论坛;2007年06期 |
8 |
马玉林;王希泉;;基于实际波动率的VaR模型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10期 |
9 |
马超群,李红权;VaR方法及其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0年02期 |
10 |
许宁宁,李小毛,王同江;RAROC基于VAR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1 |
安佰玲;侯为波;;VaR约束下的M-V模型在股票配置决策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2 |
佟瑞;;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及其信息化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21期 |
13 |
周启清;刘潇远;;VaR模型在套期保值比率计算中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
14 |
郭卫娟;;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风险价值VaR的计算[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5 |
赵建昕;任培民;赵树然;;金融高频数据的风险价值研究——基于非参数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6 |
韩宝燕;;风险价值VaR方法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
17 |
金国民
,郑明黎;风险价值法在动态决策中的应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Z1期 |
18 |
罗军,何春雄;基于VaR风险测度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及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9 |
安俊英;张卫国;;非线性波动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年33期 |
20 |
鞠彦兵,黄学庭,朱凤春;证券风险量化管理的VaR方法评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