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矢量声场及其信号处理
【摘要】:
水声物理、信号处理和海洋环境的紧密结合是声纳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浅海低频声纳是近代声纳发展的方向,水声探测的频段越来越低,矢量传感器的作用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浅海矢量声场及其信号处理作了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项,前2项为垂直声强信息的研究,后3项为水平声强信息的研究:
(1)探讨了Pekeris波导中声压场和质点振速场的联合描述,尤其关注垂直声强流的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各阶简正波的干涉作用,水平和垂直声强流均既有有功分量,亦有无功分量。低频声场的垂直声强流的无功分量虽不参与声能的输运,当单个声矢量传感器适当放置后却可用以判断声源的特定深度。这对于矢量信号处理是有意义的。给出了声压和质点振速联合互谱处理进行目标深度判别的算法。
(2)进一步地研究了更为广泛的浅海波导中的垂直声强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利用垂直声强流无功分量判断目标的特定深度这一原理对不同浅海环境是可以适用的。近似的理论分析为传感器布放深度提供了指导,指出了所研究条件下垂直声强流的有功分量的符号分布与传感器布放深度无关。
应用矢量声场的互易原理对不同浅海环境的矢量声场主要是垂直声强流无功分量进行了计算。在近距离处声场表现出近场特性,稍远距离处垂直声强流的符号即表现出规律性;海洋声速剖面对所提出原理的适用性影响不大;在规定作用距离后,海底吸收存在时对原理的应用不构成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有利;不同频率的声场的干涉图案有细微差别,但是传感器的布放位置可以是固定的,换言之,单个矢量传感器即可工作于较宽的频段。导出了传感器布放深度公式。这些结论以及所提出的原理是有条件的:波导中只存在2阶波导简正波。这在甚低频才可以做到,而近代声纳的工作频段的发展趋势正是如此。
(3)针对矢量阵高分辨算法的运算量大的特点,尝试将声压阵中行之有效的减小计算量的方法推广到矢量阵中。
提出了广义转换矩阵,使得矢量酉MUSIC算法得以成立。由于该算法利用了观测数据的复共轭数据,使得特征分解可以在实数域进行,不但减小了运算量而且提高了方位估计性能。将传播算子算法推广到宽带矢量阵处理中,由于不需要进行自相关矩阵的特征分解,该算法运算快速。仿真和实验数据处理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4)声矢量传感器能够同时拾取空间同一点的声压振速信息,可以进行声场声强测量。据此提出了阵列声强器的概念。即当声矢量传感器成阵时,在波束域进行声强处理,以获得目标的方位信息。当空间高度欠采样时,矢量阵将产生栅瓣模糊,利用阵列声强器获得的方位信息可以抑制稀疏阵的栅瓣模糊,使得矢量阵在不增加阵元个数的前提下增大了阵列孔径,从而提高了方位分辨力。对阵列声强器去模糊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5)对声压和振速信息进行联合处理的思想在目标方位估计中已有成熟应用,在时频参数估计中进行联合处理尚不多见,本文提出了以声压振速互协方差矩阵为基础的ESPRIT频率估计算法,在不损失估计性能的前提下,计算量减小为现有算法的1/27。给出了所用模型的克拉美劳下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是有效的。
|
|
|
|
1 |
朱肖平,张攀,唐远林,邓明晰,康青;共振干涉法声速测定中声强减损的讨论[J];物理实验;2001年09期 |
2 |
李沛滋;声强测量[J];物理;1986年11期 |
3 |
董为民,季庸惠;声强测量中相位失配误差及校正方法[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4 |
姜洪喜;任敦亮;;声波多普勒效应演示实验[J];物理实验;2006年09期 |
5 |
郑郧;轿车车身内噪声的声强测量[J];声学技术;1990年03期 |
6 |
王东生;分贝的由来和1/3倍频程算法[J];橡塑资源利用;2005年05期 |
7 |
肖勇兵;韩引海;刘熙沐;;基于矢量水听器的噪声声强测量技术[J];科技资讯;2009年03期 |
8 |
张胜勇;LMS CADA-X中声强分析软件及其应用[J];声学技术;2000年04期 |
9 |
陈继康;用简易声强计测量声强[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3年04期 |
10 |
戴根华,李沛滋,边晓东,朱之墀;室内声场简正波法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混响场中声强测量的误差[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8年01期 |
11 |
魏保龄,张铁民,周秀艳;我国正常成人脑干听觉电反应各波潜伏期的测定[J];生理学报;1981年04期 |
12 |
江鸿振,朱蓓丽;双传声器互功率谱密度法声功率测量[J];声学技术;1983年04期 |
13 |
乔卫平,鲁鹤高;测量声速实验中声强数学形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2年02期 |
14 |
孙宝江,颜大椿,乔文孝;乳化原油的超声波脱水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9年03期 |
15 |
平自红;;高频声呐阵高声强发射声非线性传播特性的研究[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6年01期 |
16 |
郑郧;CEC型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简介[J];声学技术;1994年01期 |
17 |
徐成华;为什么响度还与频率有关?[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5年04期 |
18 |
周广林,陈剑,毕传兴,陈心昭;点声源声场两种声强计算方法误差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02期 |
19 |
黄益旺;朴胜春;宋扬;;楔形海域声矢量场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20 |
曾力军;声场分布中的负向声强[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