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伪谱的系统瞬态分析与鲁棒控制器设计
【摘要】: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希望可以迅速地观测系统的性能,并且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控制器的阶次。但是传统方法显然在这些方面都很难达到设计者的预期要求,在伪谱理论框架下,本文针对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分别采用伪谱横轴和伪谱半径分析系统的瞬态过程,并根据性能指标与鲁棒性之间的关系分别设计了具有阶次约束的鲁棒控制器。首先,基于伪谱、伪谱横轴和伪谱半径的基本理论,将伪谱横轴与伪谱半径分别引入到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中,并据此定量分析它们与系统鲁棒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基于伪谱横轴与_?范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系统的瞬态特性与鲁棒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连续系统中,运用伪谱更快地预测系统的瞬态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瞬态增长,以及运用伪谱法设计具有阶次约束的控制器。利用伪谱横轴来预测系统的瞬态增长,并根据系统的收敛速度来判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选用一个典型的光电跟踪伺服系统作为设计对象,运用伪谱横轴作为控制器设计的目标函数,设定控制器的阶次以及允许的扰动参数ε,然后求出优化控制器。通过跟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分析了系统的跟踪性能;通过加入不同大小的扰动,分析了跟踪系统的抗干扰性;通过加入白噪声分析了跟踪系统对白噪声的抑制能力。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了摄动系统的跟踪性能、抗干扰性以及噪声抑制能力。仿真实验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和抗干扰性。最后,在离散系统中,运用伪谱来观测离散系统的瞬态过程,以及利用伪谱法优化系统控制器参数及阶次。利用伪谱半径来预测系统的瞬态增长,并根据系统的收敛速度来判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选用一个直流电机作为设计对象,运用伪谱半径作为控制器设计的目标函数,设定控制器的阶次以及允许的扰动参数ε,然后求出相应的控制器。通过跟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分析了直流电机系统的跟踪性能;通过加入不同大小的扰动,分析了直流电机系统的抗干扰性;通过加入白噪声分析了直流电机系统对白噪声的抑制能力。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了名义系统引入摄动项后的跟踪性能、抗干扰性以及噪声抑制能力。仿真实验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指标。
|
|
|
|
1 |
江明辉,沈轶,廖晓昕;一类混沌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2 |
王耀青;具有最小增益最优鲁棒控制器的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3期 |
3 |
沈玉梁;胡子卿;;采用鲁棒控制器内环的快速直流PWM调速系统[J];电气传动;1987年01期 |
4 |
王振全,许可康;具有降阶模型的MRAC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J];系统科学与数学;1988年03期 |
5 |
贺云,王行愚,蒋慰孙;一种新的自校正最小时间控制器[J];信息与控制;1988年03期 |
6 |
胡克定;汪自勤;钱钟韩;;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一种频域设计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7 |
叶俊;黄勇;闫杰;;基于粒子群算法的H_∞鲁棒控制器设计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4期 |
8 |
周好斌;龙波;白志峰;蒋辉;曹秉刚;;能量回收电动助力车鲁棒控制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9 |
孙金生,王执铨,胡维礼,胡寿松;强稳定鲁棒控制器的设计[J];信息与控制;1995年01期 |
10 |
吴志清;阶梯模型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改进[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1 |
刘斌;孙久强;翟志强;李卓;王常虹;;一种改进的同伦算法与H_∞鲁棒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学报;2013年08期 |
12 |
李国友;冷连轧机张力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J];重型机械;2004年03期 |
13 |
王银河,王文丽,张嗣瀛;一类相似组合大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8年03期 |
14 |
岳东,许世范,刘永清;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的研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8年03期 |
15 |
俞立;不确定动态大系统的稳定化鲁棒控制器设计[J];浙江工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
16 |
方阳丽;唐猛;熊进;;机载天线伺服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J];计算机仿真;2016年12期 |
17 |
王常虹;刘斌;陈国成;姜春雷;刘均;;基于同伦法的跟踪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
18 |
卜庆忠,毛剑琴;自动跟踪同期控制系统低阶H_∞鲁棒控制器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2期 |
19 |
吴步宁;直流电机转速鲁棒控制器的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