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平衡钻井地层压力预测研究
【摘要】:
欠平衡钻井技术是继水平井技术之后在钻井技术上的另一大发展方向和热点,尽快掌握和发展欠平衡技术是更好地发现油气藏和保护油气藏的战略措施。
在石油勘探及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预测显得十分重要,搞好压力预测工作,可为钻井参数设计和井身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压力技术数据,对保护油气层,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钻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钻井过程中只有准确掌握地层压力才能有效的确定井身结构、钻井液密度及所采用的井口装置和钻井施工措施,为此国内外相继发展了许多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单独依靠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实现准确预测,现有计算地层孔隙压力模型方法可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质和沉积环境而有很大的变化,没有那种孔隙压力模式能够在任意地区一成不变的加以利用,应该综合各种方法的结果并加以比较,才能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本文按钻进情况采用综合方法来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即钻前预测结合随钻预测从而使地层压力逐步精确化,在钻前阶段采用地震资料法,在随钻阶段采用标准化钻速法和岩石强度法。
利用地震的纵波数据,根据所建立的地震波速与地层孔隙压力关系模型使用直接预测法来进行地层压力计算,然后利用标准化钻速法和岩石强度法,通过钻井过程实时测量得到的钻井地质数据来预测地层孔隙压力。
利用地震资料钻前预测结合随钻钻井地质参数进行实时预测,通过现场实验证明,有效的克服了现有各种计算模型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依赖性,能提前准确的预测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
本文同时对影响欠平衡值大小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负压差的设计原则。通过对井壁岩石坚固程度的研究,探讨了对垂直井和水平井进行负压值设计的不同特点,给出了欠平衡钻井的最大生产压差。
【学位授予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E21
|
|
|
|
1 |
云美厚;地震地层压力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4期 |
2 |
彭真明,肖慈珣,杨斌,王斌;地震、测井联合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2期 |
3 |
肖慈珣,彭真明,杨斌,王斌;预测井底以下地层压力的新方法[J];石油学报;2001年01期 |
4 |
苏义脑,刘岩生;科学探索井地层压力计算[J];石油学报;2001年01期 |
5 |
李亚强,钟树德,陈星元;欠平衡钻井技术综述[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4期 |
6 |
杨虎,程晓年,陶冶,周强,罗维;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南翼山E_3~2凝析气藏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4期 |
7 |
刘岩生,苏义脑;探井地层孔隙压力计算[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
8 |
刘岩生,苏勤,李传武;利用孔隙度资料预测科学探索井破裂压力[J];石油钻探技术;2000年01期 |
9 |
葛洪魁,林英松,马善洲,王爱国,董星亮;修正Holbrook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型[J];石油钻探技术;2001年03期 |
10 |
杨进,高德利;地层压力随钻检测新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1998年02期 |
|
|
|
|
|
1 |
游章隆,王安发,陈心胜,任中阳;川东北部香溪群的地震相和有利储层展布[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2 |
赖晓睛;申瑞臣;李克华;葛云华;项德贵;王宝成;;稳定泡沫钻井流体抑制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6年01期 |
3 |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马永生;周国源;戴金星;;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_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J];沉积学报;2006年02期 |
4 |
林英松,蒋金宝,秦涛;井漏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发展[J];断块油气田;2005年02期 |
5 |
左星;何世明;黄桢;范兴亮;李薇;曾永清;;泥页岩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7年01期 |
6 |
王富华;李万清;;大安地区井壁稳定机理与硅醇成膜防塌钻井液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7年04期 |
7 |
罗晓容,肖立新,李学义,张立强,曾治平,王兆明;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异常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2004年04期 |
8 |
解习农,刘晓峰,赵士宝,姜涛;异常压力环境下流体活动及其油气运移主通道分析[J];地球科学;2004年05期 |
9 |
佟彦明;;胶莱盆地莱阳期古构造应力场分析及模拟[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1期 |
10 |
蒋宏伟;邢树宾;王克雄;翟应虎;梁自安;程小宝;;空气钻井最小注气量和地层出水量关系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2期 |
|
|
|
|
|
1 |
刘福宁;;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及其在地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2年06期 |
2 |
云美厚;地震地层压力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4期 |
3 |
杨虎;程晓年;胡小房;;欠平衡泥浆钻井井口回压控制技术[J];新疆石油科技;1999年03期 |
4 |
黄荣樽,庄锦江;一种新的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1986年03期 |
5 |
黄荣樽,白家祉,周煜辉,刘玉石;斜直井井壁张性裂纹的位置及走向与井眼压力的关系[J];石油钻采工艺;1993年05期 |
6 |
邓兴德;利用测井曲线预测地层压力[J];石油钻采工艺;1996年04期 |
7 |
张茂林,吴青松,梅海燕,李仕伦,孙雷,李忠春,马力宁;南翼山E_3凝析气藏数值模拟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9年05期 |
8 |
陈纪亮,朱志奇;利用测井资料预报井底以下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1期 |
9 |
郭齐军,瞿辉;测井声波时差在地层压力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年01期 |
10 |
王越之;地层压力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年03期 |
|
|
|
|
|
1 |
何世明;安文华;王书琪;骆发前;左星;;欠平衡钻井坍塌压力计算模型[J];天然气工业;2008年04期 |
2 |
杨虎;欠平衡钻井井底负压差的确定因素与控制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1年04期 |
3 |
黄林栋,王永吉,李瑞营,赵新瑞;欠平衡钻井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考虑[J];钻采工艺;2002年01期 |
4 |
刘永贵,孔凡军,杨海波,董孟坤,李明;利用井底压力采集短接准确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年06期 |
5 |
李相方,刚涛,隋秀香,蔡万伟;欠平衡钻井期间地层流体流入规律研究[J];石油学报;2002年02期 |
6 |
杨虎,鄢捷年;欠平衡钻井中钻井液密度的确定与控制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2003年06期 |
7 |
杨青;;降低储层伤害的欠平衡钻井压差优化设计[J];江汉石油科技;2010年01期 |
8 |
Chris Chandler;张松;苏琴;;欠平衡钻井与套管钻井相结合: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创新[J];吐哈油气;2008年02期 |
9 |
江山红,郭才轩,孟庆生;无固相钻井完井液在欠平衡钻井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2年05期 |
10 |
杨拥民;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方法浅论[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