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筑墙体热质耦合传递数值模拟

贾永英  
【摘要】: 根据节能设计要求,本文用热力学的方法,并根据多孔介质中多相流体流动描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积平均方程,建立了墙体热、湿和空气耦合热质传递模型,并推导出热、湿和空气耦合传递等效扩散方程;找到建筑墙体热、湿及空气耦合作用下热质传递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湿容量θ_L、气压P_c和温度T。开发了单体材料墙体热质传递数值模拟软件,用实测数据对软件进行调试并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模拟出了单材料墙体在热、湿和空气耦合作用下建筑墙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布规律。本文指出,为了创造出热功能优良的建筑墙体,必须使建筑墙体永远保持干燥状态。因此,为使墙体长期保持良好的绝热功能,必须在高温侧设置隔汽层,在低温侧设置排湿和吸潮的空气层并及时排除空气间层的凝结水及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伟;;建筑墙体节能论析[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2 赵琦;;建筑墙体节能改造施工探讨[J];山西建筑;2011年26期
3 张伟明;辛悦;;建筑墙体节能优化设计问题的几点探讨[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4 卜宪标;马伟斌;龚宇烈;;氨水竖管降膜蒸发实验和理论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4期
5 李珠;袁波;王蕊;周华杰;;我国建筑墙体保温板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建筑节能;2011年08期
6 黄远洋;庄梓豪;;建筑墙体传热系数实验室检测技术探讨[J];建筑节能;2011年07期
7 郝爽;方舟;;意大利SICIS艺术墙饰(续)[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年05期
8 裴卫涛;王顺;;建筑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11年04期
9 黄恒飞;;浅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裂缝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10 ;CL建筑体系渐成墙体保温防火轻骑兵[J];建筑节能;2011年08期
11 贾嘉;;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12 闫金环;孙玲玲;;夹芯保温复合墙体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13 傅晓玉;;技术创新 领航先行——访上海贝恒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麻新闻[J];21世纪建筑材料居业;2011年06期
14 石保权;;继续加强墙体保温与防火领域的标准化工作[J];城市住宅;2011年07期
15 赵晗卓;;浅析工民建中砌块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16 范洪伟;李海英;;藤蔓植物与墙体绿化的结合技术[J];建筑科学;2011年10期
17 李庆太;;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质量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18 杨朝举;;多层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19 徐鹏;赵嘉靖;李俊明;;一种新型蒸发冷却式通风外墙的热工性能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张新克;;嘉兴传统古镇民居聚落的空间构成特征[J];华中建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羿;朴玉顺;;高句丽建筑墙体特征[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康磊;;浅论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若芸;尚培晓;;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由世俊;张欢;孙贺江;王峰一;;金属填料型空气处理设备的热质传递性能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田英良;;新型轻质建筑墙体保温材料——泡沫玻璃[A];绝热材料的前景与施工[C];2002年
6 朱庆霞;胡国林;蒋方乐;;大规格瓷质砖坯体干燥过程的二维传热传质研究[A];全国陶瓷窑炉和节能技术发展方向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士怀;黄夏东;;南方(空调)建筑墙体隔热性能试验研究[A];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福建省资源利用协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朱冬生;涂爱民;李元希;蒋翔;;蒸发式冷却器/闭式冷却塔的应用前景及其设计计算[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军;罗洪富;孙兰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墙体中的应用[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揭武;王湖坤;江涛;;石棉水泥制品行业水处理沉渣综合利用研究[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鸿雁;对流干燥过程中明胶软胶囊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强天伟;通风空调设备用蒸发冷却节能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3 张泠;建筑墙体表面换热过程辩识方法与数值预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叶学民;壁面薄膜流的热质传递和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5 董志强;多相和多组分流动中热质传递的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叶建军;微化工机械DSMC-SPH多尺度耦合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黄晓明;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与流动及其若干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彭润玲;几种生物材料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9 王文;支持建筑造型概念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启立;石墨多孔介质成孔逾渗机理及渗透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永英;建筑墙体热质耦合传递数值模拟[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2 李静娟;混凝土砌块建筑墙体裂缝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彧;柱状蔬菜真空预冷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高翔;导热控制型多孔介质冻结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孔支撑阳极侧的传递特性[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杨勃;具有多孔介质壁面的流道中流动与热质传递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戴楠楠;高温吸收式热泵热质传递强化与系统热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朱磊;深圳市光伏幕墙技术性能与技术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孙金金;基于神经网络法辨识建筑墙体传热系数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田俊国;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结构节能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键;建筑墙体发展呈现多元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乐德声邹晓红;沙县:废渣生产建筑墙体砖[N];福建日报;2008年
3 西乡县黄池房地产开发公司 周天涛;浅谈房屋建筑墙体渗漏水的防治[N];陕西科技报;2011年
4 记者 陈华;陇西城区建筑墙体100%采用空心砖[N];甘肃日报;2006年
5 木子;墙体变革任重道远[N];宜兴日报;2006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管天庆;新兴环保墙体建材在长治悄然崛起[N];长治日报;2006年
7 游广才 作者系北京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办公室总工程师;北京地区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及产品的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加强日常巡查 严厉打击“冒尖”[N];闽东日报;2007年
9 记者 黎铁桥;建筑墙体穿“棉袄”节能[N];长沙晚报;2010年
10 王润全;古建筑砖墙风化溃烂修缮浅谈[N];中国文物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