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迁移规律实验模拟研究
【摘要】:石油工业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油田开发开采过程中,落地原油、含油污水等对油田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人类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本文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迁移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根据大庆地区的土壤概况和油田土壤污染情况,分别在室内和室外两种实验条件下,进行了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模拟实验。室内实验有利于认识污染物的纵向迁移,而室外实验对污染物在横向上的迁移反映更明显。综合室内外的实验结果,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进一步了解了石油污染物在本地区土壤中的运移情况,并且与以往的研究对比证明本次实验的方法是可行的,并适用于对其它污染地区的研究。本次研究还对已受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通过实地采样的检测表明了植物对修复当地污染的可行性。经过整个实验过程,不断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对进一步改进实验装置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本次研究认识到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集中在O.30cm 深的地表,对地表植被的伤害较大,挥发到空气中的轻烃组分也会对动物,甚至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在污染物下渗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在土壤中的含量逐渐减小,在50-70cm 的土层内有机物的含量几乎与背景值中相差甚微。所以通常情况下本地区在1-3 厚的粘土包气带的保护下的地下水不会受到石油的污染。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方法,同时对油田有机污染的防护与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
|
|
1 |
朱学愚,刘建立,朱俊杰,陈余道;山东淄博裂隙岩溶水中石油污染物分布和迁移特征[J];中国科学D辑;2000年05期 |
2 |
马彦超;张发旺;张胜;陈立;;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技术浅析[J];科技资讯;2009年10期 |
3 |
曾玲玲;刘德福;张兴梅;;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治理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06期 |
4 |
吴凡;刘训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土壤;2007年05期 |
5 |
;俄开发出新型吸附剂[J];吐哈油气;2008年02期 |
6 |
刘亭亭;季鸣童;张志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J];广东化工;2010年12期 |
7 |
郑春江;;把Ni彗V作为水生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监测物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3年Z1期 |
8 |
李永霞;郑西来;马艳飞;;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
9 |
丁克强,郑昭佩,孙铁珩,张海荣;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降解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1年04期 |
10 |
夏文香;刘金雷;李金成;赵亮;;石油污染物在海滩颗粒体系中吸附规律的研究[J];海洋通报;2006年05期 |
11 |
谭丽泉;陈世斌;周焕清;;白腐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2 |
詹研;;中国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03期 |
13 |
郑西来,钱会,席临平,杨喜成;地下水系统中石油污染物的吸附转移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01期 |
14 |
郭清根;;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强化修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
15 |
陈梅梅;陈保冬;许毓;田慧颖;邓皓;;菌根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
16 |
廉景燕;杜永亮;郭敏;李鑫钢;;土壤-有机溶剂体系中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过程研究[J];现代化工;2009年07期 |
17 |
胡红亮;刘国东;余世娇;李龙国;;石油污染物在滨海潜水层中的迁移预测[J];人民黄河;2011年08期 |
18 |
郑安平,田静;臭氧氧化地下水石油污染物的动态模拟试验[J];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
19 |
王红旗,刘敬奇,齐永强;土壤石油污染物中正构烷烃降解特性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
20 |
李玉瑛;李冰;;影响石油污染物挥发行为的因素[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