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储罐三维基础隔震体系动响应分析研究
【摘要】:
储罐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设施,是能源利用、再生产和供给的重要设施。由于其存贮易燃、易爆、有毒介质,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其后果十分严重,同时容易产生火灾和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给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强震观测与地震灾害结果表明,地震是一种多维的随机振动。它不仅具有水平、竖向三个正交平动分量,同时还具有转动分量。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隔震技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单纯的水平隔震上,对同时实现水平隔震和竖向隔震的三维隔震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反应堆和少量房屋结构和桥梁结构上,而对于应用于立式储罐的三维隔震器减震装置的研究还没有相关报道。
本课题针对立式钢制储罐,考虑三维地震动影响,进行三维基础隔震装置的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立式钢制储罐三维基础隔震系统的简化分析。其研究工作主要有:
(1)概述了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基础隔震装置的发展概况,重点论述了立式储罐隔震研究的发展概况,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引入三维隔震控制思想,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三维环形隔震支座的设计理论研究:提出了扇环铅芯叠层橡胶—碟簧三维隔震支座,对其设计计算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究,给出了三维环形隔震支座的设计方法。
(3)扇环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水平力学性能数值仿真研究:设计了扇环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动载模拟,给出了隔震层刚度和阻尼的影响因素,验证了隔震支座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可靠性。
(4)立式钢制储罐三维隔震结构简化力学模型动响应分析:建立了储罐三维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简化力学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和“平方和开平方”法计算了储罐三维隔震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
(5)结论: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与本论文研究工作密切相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
|
|
|
1 |
张云峰,周利剑;立式储罐动力反应谱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1期 |
2 |
孙建刚,袁朝庆,郝进锋;柔性基底立式储罐减震耗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3 |
丁涛,赵兴品,张长忠;立式储罐基础下陷的处理措施[J];山东水利;2004年08期 |
4 |
;立式储罐 ZXZ 内防腐机械施工工法(YJGF46-96)[J];施工技术;1998年03期 |
5 |
刘富君
,郑津洋,戴光;立式储罐罐底腐蚀状态声发射检测的实验研究[J];压力容器;2003年01期 |
6 |
孙建刚,张丽,袁朝庆;立式储罐基础隔震动力反应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
7 |
;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立式储罐火灾灭火剂用量及所需力量的估算[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4年09期 |
8 |
廖旭,高常波,项忠权;大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立式储罐抗震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1998年04期 |
9 |
黄岳彬;;储罐集中实时计量系统的实现[J];中国计量;2008年06期 |
10 |
孙建刚;齐晗兵;王莉莉;;双参数立式储罐隔震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1 |
黄岳彬;;立式储罐油品质量软件计算法[J];中国计量;2009年03期 |
12 |
周利剑,孙建刚,张云峰;立式储罐抗震设计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
13 |
孙建刚;齐晗兵;王莉莉;;立式储罐橡胶隔震工程应用设计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4 |
袁朝庆;李惠;孙建刚;;应用液压阻尼系统(HDS)控制储罐地震响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5 |
王志宏;王旭;;串联立式沥青储罐改造技术研究[J];北方交通;2006年09期 |
16 |
孙建刚;王向楠;赵长军;;立式储罐基底隔震的基本理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7 |
贺民;刘聪隆;;晃动分量对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8 |
张晓亮;;立式圆柱形储罐的震害及抗震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30期 |
19 |
崔利富;孙建刚;李德昌;赵颖华;王振;;考虑SSI效应的立式储罐水平基础隔震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1年02期 |
20 |
孙建刚;蒋峰;张荣花;;隔震立式储罐地震反应谱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