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喷涂锌、铝涂层防腐机理研究
【摘要】:
锌、铝涂层具有电位低及腐蚀产物膜具有防护性能等优点被用作长效防腐涂层。目前对其研究集中在物理性能、喷涂工艺及实际应用效果上,而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对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工作还很少见。
本文采用涂层性能研究中比较常用的腐蚀电位时间曲线法、极化电阻时间曲线法、极化曲线法以及比较先进的电化学阻抗谱法,针对浸泡时间、介质温度、封闭等级、电极电位等因素对锌、铝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各组实验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并对每个EIS图谱建立了各自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ZView软件对阻抗进行拟合分析后,分别得到了各等效电路元件参数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并对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后,总结锌、铝涂层的防腐机理。
在上述防腐实验的基础上对锌、铝涂层的防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
1.锌、铝涂层在浸泡过程中电位几乎始终低于钢的完全保护电位-0.85V,这证明涂层始终具有牺牲阳极作用。
2.锌、铝涂层的腐蚀产物对腐蚀介质的阻挡作用都体现出较强的自封闭效果,即对腐蚀介质的阻挡作用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3.在温度的变化过程中锌、铝涂层对腐蚀介质的阻挡作用总体上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的,分析原因为氧的溶解度降低及腐蚀产物随温度的增加逐渐由黏附性凝胶状转变为非黏附性颗粒状,促使封闭在涂层孔隙及表面的腐蚀产物减少造成涂层对腐蚀介质的阻挡作用减弱。
4.纯锌、纯铝的极化电位在阳极极化状态下的阻抗谱表明,锌涂层的牺牲阳极作用明显,而铝涂层牺牲阳极作用不如锌涂层。
5.锌、铝涂层在封闭条件下EIS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表现为:锌、铝涂层都能与封闭涂层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使整体复合涂层的阻抗随浸泡时间增加。
|
|
|
|
1 |
杨晖,王汉功,刘学元,苏勋家,郭晓华;超音速电弧喷涂铝涂层的耐蚀特性[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0年04期 |
2 |
刘存;赵卫民;艾华;王勇;董立先;;电弧喷涂铝涂层的腐蚀电化学行为[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1年01期 |
3 |
李春玲;鲁玉祥;郭丽娟;宗霞;;电弧喷涂铝涂层海洋飞溅区腐蚀模拟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0年02期 |
4 |
孙建波;王勇;路民旭;董立先;柳伟;;电弧喷涂铝涂层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5 |
庄军
,陈善忠;电弧喷铝长效防护涂层工艺的研究(一)[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1997年06期 |
6 |
黄笑梅;程和法;薛国宪;徐道荣;;镁合金表面电弧喷涂铝涂层工艺及耐腐蚀性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8年15期 |
7 |
顾伟超,张秀群,沈德久,王玉林;铁基电弧喷涂铝层的感应重熔处理[J];热加工工艺;2004年01期 |
8 |
赵素青;董立先;陈玉华;赵红梅;倪文俊;;电弧喷涂铝涂层工艺参数优化和涂层结构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02期 |
9 |
李朋;李秉忠;;热喷涂工艺对玻璃表面铝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9年05期 |
10 |
吕言;西南铝涂层生产线正式投产[J];铝加工;1994年04期 |
11 |
方华;程靖;彭立涛;丁俊杰;;热喷涂铝涂层在3.5%NaCl溶液中阻抗谱随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5期 |
12 |
张中礼;热喷涂技术在钢铁结构件防腐方面的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0年06期 |
13 |
梁秀兵,田保红,刘世参;高速电弧喷涂铝涂层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1998年04期 |
14 |
关连泰;邴丽;李刚;龙玉(王争);;铁勺喷铝的试验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5 |
王宾;叶宏;闫忠琳;邓代玉;;镁合金表面铝涂层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0年01期 |
16 |
夏原;;钢的热浸镀铝涂层及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师;1992年05期 |
17 |
董立先,王勇,高广彦;电弧喷涂防腐铝涂层耐蚀性能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8 |
张津;麻彦龙;黄福祥;肖锋;;镁合金表面铝涂层研究新进展[J];表面技术;2007年05期 |
19 |
杨峥山;祝美丽;宋刚;刘黎明;;6061铝合金表面电弧喷涂纯铝涂层的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09期 |
20 |
李言涛;刘建国;侯保荣;;喷涂铝覆盖层在实海浪花飞溅区的腐蚀行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