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不同形态氮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利用同位素15N示踪技术,采用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于2000-2001
年对黑龙江省烤烟品种龙江-911对氮素养分的吸收利用及不同形态氮肥配比施用
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烤烟对氮素养分的吸收高峰出现在移栽后31-60天,平均日积累强度达72. 2
毫克/株·天,60天后烟株对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
烤烟各部位叶片对氮素的积累量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肥料氮进入的
比例具有下位叶中位叶上位叶的规律。
不同生育期肥料氮进入烟叶中的比例,以团棵期最高,并且随着生育期的延后,
肥料氮进入的比例减少,但现蕾期到成熟期之间差异不大。
同位素15N示踪研究表明,烤烟生育前期以吸收肥料氮为主,移栽后30天内
烟株吸收的肥料氮占总氮量的60%,随着生育期的延后,烟株对肥料氮的吸收逐渐
降低,而对土壤氮的吸收开始增加。
同位素15N标记肥料施入土壤后约39-53%被烟株吸收利用,约22-41%以各种
途径损失,约20-37%残留于土壤中。
试验结果表明:(1) 随测定时间的推移,各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急剧下降,
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则随施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递增。(2) 亩施纯氮3. 0千克,采
用75%NO3-N和25%NH4十-N的施肥方式,烤后烟叶钾、还原糖、烟碱、全
氮等成分的含量较高,几种与烤烟品质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比值合理,产值及上中
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最佳。
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在供试土壤气候条件下,建议烤烟大田生产中纯氮的施用
量为3. 0千克庙的前提下。采用75%NO3-N和25%NH4+-N的施肥方式。
|
|
|
|
1 |
王世济,崔权仁,刘小平,赵第锟,武家美;不同氮素形态对皖南烟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2年06期 |
2 |
郑仙霞;朴世领;刘丹;杨文举;朱连华;;不同氮用量对烤烟产量及内在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3 |
黎成厚;漆智平;唐树梅;;氮肥形态对不同土壤盆栽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1993年06期 |
4 |
喻晓;吴绍军;尹振华;张启莉;王栋;;氮肥形态与运筹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6年07期 |
5 |
熊艳,李永梅,尹增松;氮素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对烤烟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6 |
陈振国;李进平;冯吉;孙光伟;孙敬国;杨艳华;;不同水肥条件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02期 |
7 |
谢勇波;黄松青;张万良;翟争光;张庆富;;提高烤烟产量与品质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
8 |
魏成熙,江锡瑜,高焕哗,杨丽华,苟兴兵,周为华;不同施肥量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8年05期 |
9 |
张春红;邱慧珍;张文明;胡娟;滕桂香;毕淑海;;不同形态氮肥对陇东烤烟产量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4期 |
10 |
罗鹏涛,罗济;广增素802对烤烟产量、质量及产值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0年03期 |
11 |
李先文;韦兴启;唐新贵;姚修友;;生物菌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8期 |
12 |
郑荣豪;气温对广东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13 |
侯雪坤,程岩,陈魁卿;不同氮钾肥用量对黑龙江省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6年04期 |
14 |
易镇邪;易迪;张妮敏;屠乃美;;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4期 |
15 |
杨生婷;廖允成;黄金辉;陈月星;张俊丽;林杰;;不同肥料配比对烤烟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2年06期 |
16 |
周方舟;向铁军;陈裕新;张乐奇;蒋杰;李强;易百科;刘爱华;;氮肥形态配比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8年01期 |
17 |
周孚美;高小俊;秦剑波;母婷婷;;施肥水平对耒阳烟区烤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