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阶段。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的农业大国,目前,加快城市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城乡一体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农村部分土地被征占用,导致部分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减少土地,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民土地被征占用的过程,理应是农民享受城市化成果的过程。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征地造成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减少土地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现状着手,进行深入剖析,客观分析和阐述了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在失地农民再就业安置中应承担的职责,揭示出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深层原因,对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进行重点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加速城乡一体化地区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机制,并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研究认为:
(1)我国当前农民的土地权益相对薄弱,突出表现在所有权虚置、使用权残缺、处分权贫弱、收益权脆弱等方面,这不利于保护农民权益,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摆脱了长期起伏不定的局面,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渐提高,到2009年,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接近46%,正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3)城市化对农民土地权益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农民从城市化进程中享受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干部操纵土地流转等问题给农民带了巨大的负面危害。
(4)提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①完善征地制度;②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③完善户籍制度改革;④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征用中的基础性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422.0
|
|
|
|
1 |
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文贯中;[N];经济观察报;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