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研究
【摘要】: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G20)召开了华盛顿峰会,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了改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治理结构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风潮,针对准则趋同的具体工作也卓有成效。在此期间,IASB发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目前这些征求意见稿大多处于征求意见、讨论、制定的过程中,征求意见稿的合理性、操作性、在我国的适用性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我国的每个意见都可能改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而IASB的每个动作都会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国应当积极参与IASB拟作重大修改的准则项目,深入分析总结我国存在的特殊情况和特有问题,使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并积极消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现存的极少数差异,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作出努力。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针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概念为切入点,剖析内在涵义并明确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从各国会计准准则趋同的历程引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最新变革,指出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三方面所做的修订,并详细分析如果在我国做相应修订会带来的影响,以此明晰在我国特有国情下的准则趋同问题,探讨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路径,在积极参与准则修改、立足我国国情制定准则的原则下,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