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预氧化对铜绿微囊藻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体中多种微生物大量孳生,传统的消毒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铜绿微囊藻等藻类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后续的氯化消毒过程中均可成为消毒副产物前体物。预氧化技术可有效地降低消毒副产物前体物,降低后续水处理负担,提高出水的水质。因此,本论文以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EOM)和胞内有机物(IOM)为研究对象,探讨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对其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潜能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处理模拟含铜绿微囊藻的水源,通过改变二氧化氯投加量、pH、预氧化反应时间、温度、混凝剂的投加量等条件。探讨在不同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生成卤甲烷(THMs)、卤乙醛(HAs)、卤乙酸(HAAs)、卤代酮(HKs)、卤乙腈(HANs)及卤代硝基甲(HNMs)几种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氯投量的增加,三氯乙酸(TCAA)、三氯乙腈(TCAN)、三氯硝基甲(TCNM)先增加后减少,二氯乙腈(DCAN)先减少后增加,三氯甲烷(TCM)、二氯乙酸(DCAA)、二氯丙酮(1,1-DCP)、三氯丙酮(1,1,1-TCP)均持续减少,在投加量为3mg/L时,去除效果最佳;随着pH由5到9,TCM逐渐增加,TCNM 的生成量先升高后降低,DCAA、TCAA、DCAN、TCAN、1,1-DCP、1,1,1-TCP持续减少,在pH为9时,达到最小值;延长预氧化时间,TCM、1,1,1-TCP的生成量有所增加,DCAA、TCAA、DCAN,1,1-DCP的生成量持续减少,TCAN、TCNM的生成量先升高后降低;温度直接控制着反应速率,所以也会间接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温度从10℃变化到30℃,DCAA、TCAA、TCM、TCAN的生成量均随温度上升有轻微升高,TCNM、DCAN、1,1-DCP、1,1,1-TCP的生成量持续降低。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混凝剂投量为50mg/L时,8种DBPs均达到最小值。对于铜绿微囊藻胞内有机物来说,增大预氧化药剂投加量、混凝剂投量及延长预氧化反应时间,可有效降低部分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但过长的反应时间,会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增大水厂运行负担,过高的混凝剂投量会增加水体中其他污染物浓度,综合分析,二氧化氯最佳投量宜为1mg/L,最佳预氧化反应时间宜定为30min;混凝剂硫酸铝的最佳投量宜定为30mg/L。
|
|
|
|
1 |
邱昌恩;王卫东;;过氧化氢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
2 |
蒋茜茜;张小凤;陈文清;;9种黏土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07期 |
3 |
付保荣;鲁男;苗斌;王淑妍;左世文;何哲;张润洁;;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
4 |
袁明哲;陈姗;陈嘉伟;刘其根;胡梦红;;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下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J];生物学杂志;2015年01期 |
5 |
方群;崔莉凤;庞晓辰;;铜绿微囊藻对磷酸盐的代谢及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9期 |
6 |
李海兵;韦嵩;;池塘养殖中铜绿微囊藻防治试验[J];中国水产;2008年05期 |
7 |
高豫娟,周培疆,沈宏,周雪,宋立荣,沈银武,刘永定;苯丙胺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
8 |
郝赤,闫春仙,R.M.Wilkins,C.Rajenderan;铜绿微囊藻毒素LR提取的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0年S1期 |
9 |
高学庆,任久长,宗志祥,蔡晓明;铜绿微囊藻营养动力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10 |
刘静玲,盛连喜,候瑞珍;不同温度下铜绿微囊藻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J];农业与技术;1994年02期 |
11 |
何家菀,何振荣,俞家禄,俞敏娟;东湖铜绿微囊藻毒素的分离与鉴定[J];海洋与湖沼;1988年05期 |
12 |
周志俊,薛寿征;淡水蓝藻的毒素与毒性[J];卫生毒理学杂志;1988年01期 |
13 |
张青学,俞敏娟;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毒性及毒素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
14 |
冯凡;赵中华;陈晨;田园;郦倩玉;龚雄虎;叶晨昊;;铜绿微囊藻对有机毒物菲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09期 |
15 |
李源;闫浩;施媚;何宗祥;张庭廷;;菹草与铜绿微囊藻化感互作及其对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
16 |
;我校“中草药黄连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项目获国际先进水平[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