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平顺性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
汽车平顺性是汽车技术发展的四大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首次运用国际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对汽车进行在线平顺性试验,根据国际标准ISO2631/CD-1991对汽车平顺性进行综合评价,首次提出了脉冲输入下汽车平顺性健康评价指标,为脉冲输入下汽车平顺性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判断依据。首次运用小波分析技术对汽车平顺性进行了分析,为汽车平顺性分析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分析手段,也为汽车平顺性振动特征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汽车进行了模拟仿真,建立了汽车平顺性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为汽车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1 |
王国权,许先锋,王蕾,余群;汽车平顺性的虚拟样机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3期 |
2 |
张玉娟;王珏;赵钦芳;;汽车平顺性测试的分析和评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
3 |
罗明廉;吴思光;林双全;黎文峰;黄榕清;;旅游大客车平顺性的试验研究[J];专用汽车;1986年05期 |
4 |
李惠彬;刘亚彬;上官云飞;;基于ADAMS的重型载货汽车平顺性仿真研究[J];重型汽车;2007年06期 |
5 |
黄海波;汽车模型试验中磁带随机激振信号的生成[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6 |
鲍警予;路面对四轮汽车的输入谱矩阵[J];汽车工程;1992年01期 |
7 |
孙建民,宋祥杰,朱孝成,赵永瑞;微型汽车平顺性对比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8 |
王秉刚;我国汽车平顺性试验研究工作概况及展望[J];汽车工程;1988年03期 |
9 |
罗明廉;改善国产GQ640旅游大客车的平顺性的初步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10 |
王仲范;;汽车平顺性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1984年02期 |
11 |
易北华;张改;;半主动悬架系统特性及性能分析[J];中国测试技术;2007年04期 |
12 |
王明容,宋永增,甄子健,任尊松;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分析[J];汽车技术;2005年04期 |
13 |
王少赠;刘晶郁;张培培;;基于键图理论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年06期 |
14 |
方锡邦;黄新洪;;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整车模型非线性仿真[J];汽车科技;2008年06期 |
15 |
廖宝梁;;用信号处理机分析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信号的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1990年03期 |
16 |
郑忠华;;汽车座椅和悬挂系统参数的设计灵敏度分析[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2年Z1期 |
17 |
卢海峰,李明,李军;汽车平顺性分析与评价系统软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8 |
雷良育;;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平顺性仿真试验系统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
19 |
王仲范;;初探Fuzzy数学在评估汽车平顺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1984年04期 |
20 |
周颖,董尔珠,梁代魁;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分析[J];汽车工程;198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