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内源激素在长春花不同生活史型中生理生态学特征
【摘要】:本文主要应用ELISA法测定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内源激素,研究植物内源激素以及激素平衡在长春花不同生活史型中的生理生态学特征。通过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来探明内源激素在长春花不同生活史型中所起到的调控作用,以及激素平衡对生活史型转变的意义。为植物内源激素对长春花不同生活史型的调节提出更全面深入的理论依据。
将正常生长与施肥、干旱和剪枝后的长春花营养生长、有性生殖、克隆生殖形态学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比例划分生活史型。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长春花V_(0.492309)S_(0.390092)C_(0.117599)型相比,施肥后长春花定量划分结果为V_(0.599322)S_(0.396201)C_(0.004477)型,总体上趋于V型生活史型;干旱后长春花定量划分结果为V_(0.368282)S_(0.458116)C_(0.173603)型,以S型为主的生活史型;剪枝后长春花定量划分结果为V_(0.4843288)S_0C_(0.515672)型,总体上趋于向C型生活史型发展。施肥长春花(V型生活史型)的内源激素GA_3和IAA含量高而ABA含量低;干旱长春花(S型生活史型)是内源激素GA_3和IAA含量低、ABA含量高;剪枝长春花(C型生活史型)由于受严重的剪枝胁迫集全部能量供无性繁殖,故三种内源激素含量都高。
在长春花花芽分化即营养生长向有性生殖转变的过程中,内源激素GA_3起抑制作用,而ABA和IAA起促进作用。在40℃和28℃条件下,内源激素GA_3/ABA、IAA/ABA的比值都下降,说明不利于植株向营养生长方向发展,其中40℃比28℃更有利于植株向有性生殖方向转换。二级光照和六级光照下GA_3/ABA、IAA/ABA比值降低,不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离体干旱胁迫下,叶片中内源激素GA_3和IAA含量逐渐降低而ABA含量逐渐升高,与V型向S型转变一致。外源激素对内源激素影响迅速,在GA_3溶液浸泡下长春花内源GA_3/ABA、IAA/ABA比值升高,有向营养生长方向发展的趋势,而ABA溶液浸泡下GA_3/ABA、IAA/ABA比值降低,利于有性生殖;外喷施GA_3能促进植株节间生长,外喷施ABA能提高植株抗性、促进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