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湿地白枕鹤繁殖期觅食生境及巢址生境选择
【摘要】:
2005~2006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外业调查方法和t检验、主成分分析法等内业处理方法,对三种不同类型白枕鹤求偶期和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差异,以及巢址生境选择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用巢址生境选择适合性指数模型对2006年白枕鹤巢址生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如下:
求偶期,三种类型白枕鹤主要在芦苇沼泽中觅食(73.33%),在觅食微生境的选择上,三者存在着许多差异。野生白枕鹤距火烧地距离(1.65km)和距人为干扰距离(1.47km)要远远大于两外两类白枕鹤。这一时期影响白枕鹤觅食生境选择的首要因素是食物因素,其他依次是干扰因素和隐蔽因素。
孵化期,芦苇沼泽依然是三类白枕鹤觅食的主要生境类型,对微生境的选择也存在着许多差异。野生白枕鹤距火烧地距离(0.98km)和距人为干扰距离(1.87km)也是三类鹤中最大的。在这个时期,影响白枕鹤觅食生境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标识因素、隐蔽因素、食物因素、水因素。
芦苇沼泽是白枕鹤营巢生境的首选。各种类型白枕鹤在具体的营巢微生境选择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影响白枕鹤巢址生境选择的因素依次为:必要因素(水深、距明水面距离、火烧地面积、距剩余苇丛距离、剩余苇丛面积因子)、干扰因素、育雏因素、孵化因素。
巢址生境适合性指数HSI_(2006)=0.7302,说明2006年扎龙湿地生境质量很好,完全能满足白枕鹤营巢需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Q958
|
|
|
|
1 |
徐岩;黄晨;邹红菲;;扎龙湿地春季白枕鹤繁殖行为观察与分析[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2 |
田秀华;王进军;孙伟东;;白枕鹤雏羽生长发育的研究[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3 |
孔凡前;刘应竹;李纯;李晓民;;图牧吉春季白枕鹤觅食生境初步研究[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
4 |
王进军;田秀华;吴建平;卢志远;;丹顶鹤、白枕鹤和蓑羽鹤3种雏鸟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5 |
李文发;耿铁栓;赵和生;张爱忠;栾晓峰;;兴凯湖地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
6 |
李晓民;;中国的鹤类资源[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7 |
陈立新;;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缺水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8 |
王岐山;杨兆芬;;中国鹤类研究进展[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9 |
赵京;肖方;卢雁平;张敬;;9种鹤消化道的观察[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10 |
布和;膝晓光;田梠;魏贵红;云海英;;白音库仑湖遗鸥繁殖地的几项考察[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