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赉湖地区蒙原羚行为及食性研究
【摘要】:
2007年11月-2008年9月我们在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研究了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的昼间行为节律和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利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分析了蒙原羚的食性及其与同域分布的家羊的食性重叠,利用系统取样法测定了研究地区植物的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
蒙原羚在晨昏各有一个采食高峰,在12:00前后还会发生1-2次较小的采食高峰。而卧息在晨昏所占比例较低,且常紧随采食高峰后发生。蒙原羚四个季节蒙原羚用于采食、站立、移动、卧息“其他”行为的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邻的季节蒙原羚用于采食、站立、移动、卧息的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冬季蒙原羚繁殖期间,雄性蒙原羚的生存策略发生了改变,这是是导致两性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从蒙原羚的粪便中共发现14科33属48种植物,从与其同域分布的家羊的粪便中共发现12科26属35种植物。禾本科、菊科、藜科、蔷薇科、豆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这7科食物占蒙原羚采食总量的95%以上。其中禾本科植物是蒙原羚食物的主要构成,春季其占可识别植物碎片的比例最多,达88.8±19.3%,冬初最少,占45.7±10.9%。豆科除秋季占9.7±6.2%,冬初占10.7±3.6%外,其他季节所占比例较少。菊科和百合科冬季所占比例较多,其他季节较少。其食性的季节变化,禾本科、菊科、蔷薇科、藜科、豆科、百合科、莎草科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禾本科植物构成了蒙原羚和家羊的食物组成的主要部分,食物高度重叠,表明蒙原羚和家羊食物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