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年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摘要】:
2007年5月、7月和9月在兴凯湖设立龙王庙、八里洼、新开流和挡壁镇四个鱼类监测站,每天对下湖船只进行渔获物统计,鉴定其种类。鱼类年龄结构的研究以鳞片为鉴定材料,捕捞网具为定置三层挂网。本文对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的年龄结构和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特性和群落结构的特点,有助于优化鱼类群落结构,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高湖泊经济效益。
鱼类区系调查中,经鉴定,兴凯湖共有鱼类41种,隶属于6目11科35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占全部种类的65.85%,是兴凯湖鱼类组成的主体。兴凯湖鱼类区系组成复杂,分属于上第三纪区系、北极淡水区系、北方平原区系、北方山区区系、江河平原区系和亚热带平原区系六个鱼类区系复合体,其中以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最多,有20种,占全部种类的48.78%。
兴凯湖渔产量下降明显。20世纪80年代兴凯湖年捕捞量近千吨, 2007年统计渔产量约为415t,减少60%以上,而翘嘴红鲌仅占总渔产量的9.6%,这说明翘嘴红鲌这一名贵鱼类的资源量已遭到严重破坏。
兴凯湖渔获物组成中以(?)和兴凯油(?)两种小型经济鱼类占绝对优势,鱼类资源表现出明显的小型化趋势。通过对11种主要经济鱼类年龄结构的研究,表明除大银鱼仅有一个年龄组外,其余10种鱼的年龄组成均以1-3龄鱼为主,且生长缓慢。
通过对翘嘴红鲌等11种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体重关系的分析,表明这几种鱼的体重与体长的立方成比例,属于匀速生长类型。
经检验和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兴凯湖翘嘴红鲌、兴凯青梢红鲌和红鳍鲌的生长及变化规律:
翘嘴红鲌的生长方程为: (?)
兴凯青梢红鲌的生长方程为: (?)
红鳍鲌的生长方程为: (?)
兴凯湖具有较低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经研究鱼类群落的Shannon-Weaver指数(H_A)为1.11;Wilhm改进指数(H_B)为1.65;Simpson指数(S)为0.42;Pielon均匀度指数分别为J_A:0.27、J_B:0.40和J_S:0.10,3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
以优势度(1000)对兴凯湖鱼类进行优势种的划分,则兴凯湖共有7种优势种,按优势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兴凯油(?)、翘嘴红鲌、兴凯青梢红鲌、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红鳍鲌。占总种类数的17.1%,群体数量的92.5%,群体重量的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