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乳增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以乳康胶囊及安慰剂为对照药,客观评价柴芍乳增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乳腺增生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安慰剂组、乳康胶囊组各16例。试验组:柴芍乳增胶囊高剂量组:每次4粒,每日3次;柴芍乳增胶囊低剂量组:每次3粒同时服用1粒安慰剂胶囊,每日3次;对照组安慰剂:每次4粒,每日3次;乳康胶囊组:每次3粒同时服用1粒安慰剂胶囊,每日3次。以上药物(含安慰剂)均于月经来潮前7-10日开始服用,经期停服。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7天,继续第二个疗程。禁食可乐、咖啡、巧克力。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并统计疗效。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试验高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73.33%,试验低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安慰剂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0.00%,对照乳康胶囊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62.50%。三组药物与安慰剂组分别进行比较,三组药物明显优于对照安慰剂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高剂量组和试验低剂量组分别与对照乳康胶囊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低剂量组与试验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中医证候比较:试验高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低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安慰剂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18.75%,对照乳康胶囊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93.75%。三组药物与安慰剂组分别进行比较,三组药物明显优于对照安慰剂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高剂量组和试验低剂量组分别与对照乳康胶囊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低剂量组与试验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四组中医症候总积分组内比较,P0.01,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四组药物均能改善乳房的主要症状。
结论:
柴芍乳增胶囊对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舒肝理气、化痰散结之功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
|
|
|
|
1 |
张卫红;利癖消胶囊Ⅰ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4年08期 |
2 |
韩福现,孙英才;乳腺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36例[J];新疆中医药;1994年04期 |
3 |
昝大鸣,杨玉泰,王中心,魏静波,沈东涛,赵南萍;乳达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1期 |
4 |
杜凤香;王淑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8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年03期 |
5 |
谷小燕;孙志华;;乳癖散结胶囊联合热疗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04期 |
6 |
郭芳,郭永杰,王宏伟;自拟全蜈虫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09期 |
7 |
刘超,贾作福;甲蛭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1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04期 |
8 |
丁学成;奶脾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03例临床总结[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9 |
闫文华;;乳癖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00例临床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0年12期 |
10 |
齐绍纲,傅旭彬;中药治疗慢性乳腺增生病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1期 |
11 |
刘雪梅;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新进展[J];四川中医;1992年02期 |
12 |
钱龙江;张永洪;陈东晓;;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02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年13期 |
13 |
沈才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体会[J];陕西中医;1983年05期 |
14 |
郭廷信;郭诚杰;;乳腺增生病有关资料调查[J];新疆中医药;1986年01期 |
15 |
叶莉莉;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283例[J];福建中医药;1999年04期 |
16 |
李进华,詹辉;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进展[J];中国药业;2000年08期 |
17 |
曹兴惠
,常晓颖;乳治Ⅰ、Ⅱ、Ⅲ、Ⅳ号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J];国医论坛;2002年02期 |
18 |
胡凤媛;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分期辨治探析[J];四川中医;2004年12期 |
19 |
张庆生;自拟通络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20期 |
20 |
高金道;高维昆;;乳康灵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