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造血粘附信号Src/PLC/IP3转导通路及Ca~(2+)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粘附信号转导Src/PLC/IP3通路相关细胞因子及Ca2+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121例CA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使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61例,使用再造生血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进行相关临床疗效比较。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相关酶类Src.PLC.IP3及其磷酸化phospho-Src、phospho-PLC、phospho-IP3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1.补髓生血颗粒疗效优于再造生血片(P0.05),且CAA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肾阴虚型(P0.05)2.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rc.PLC.IP3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phospho-Src、phospho-PLC、phospho-IP3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3.补髓生血颗粒可以下调以上几种蛋白的异常高表达(P均0.05);并且治疗后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水平呈高表达(P0.05);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均0.05)。
结论:1.CAA发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髓枯,气血俱虚,提示治疗CAA应从肾论治,补肾生血中药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效果确切。2.骨髓单个核细胞内Src.PLC.IP3及其磷酸化phospho-Src.phospho-PLC.phospho-IP3异常高表达与CAA发病造血粘附异常机制可能有一定关系。3.Src/PLC/IP3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可能是CAA造血粘附异常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4.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浓度呈异常高表达,这些变化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迁徙机制,进而导致CAA的发病。5.补髓生血颗粒可以改善Src/PLC/IP3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酶类及细胞内Ca2+表达,使得Src/PLC/IP3信号通路活化及下调异常升高Ca2+。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粘着斑的形成、调节细胞骨架、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改善造血微环等,影响了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归巢、移行,增强造血粘附信号转导作用,使CAA患者造血功能得以恢复。
|
|
|
|
1 |
王金环,罗梅宏,孙伟正;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GF-β_1I、L-1β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4年04期 |
2 |
孙伟正,侯淑峰,孙岸韬;补髓生血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年06期 |
3 |
孙伟正,王磊,王巍,孙嫚丽;补髓生血颗粒对失血性贫血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5年03期 |
4 |
朱跃岚,侯德明,陈密文,苏伟,冯嵩,何玲;补髓生血颗粒对小鼠实验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5 |
张守琳,旋秀俊,衣春光,马志刚;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IL-6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6 |
张守琳,衣春光,马志刚,孙伟正;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7 |
孙巍巍,孙伟正,于壮;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细胞凋亡及Bax基因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4年06期 |
8 |
孙伟正,王金环,马智刚,孙岸弢,俞亚琴;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黏附作用影响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2期 |
9 |
孙伟正,李志侠,王金环;补髓生血颗粒对造血负调控因子IL-6和TGF-β_1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4年05期 |
10 |
提长云;高效液相色谱仪恒温箱的制作及其应用效果[J];医疗设备信息;2003年09期 |
11 |
赵丰丰;美国《化学文摘》近年的变化[J];医学情报工作;2000年02期 |
12 |
张守琳,衣春光,马志刚,孙伟正;补髓生血颗粒剂对慢性再障血清IL-6及TGF-β_1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年02期 |
13 |
孙伟正;王巍;孙伟玲;;补髓生血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造血祖细胞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6年04期 |
14 |
孙巍巍;孙强;孙丹;孙伟正;;不同剂量补髓生血颗粒对再障模型大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9年04期 |
15 |
王方剑,吴凝萃;慢性肺心病患者细胞内外液钙镁含量[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6 |
周国珠;人发微量元素测定在儿科的应用价值[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9年04期 |
17 |
王金环;柳思佳;赵伟;王倩;;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4例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9年06期 |
18 |
刘娜;梁正贤;孙岸弢;孙伟正;雍彦礼;王铭;;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FAK表达及FA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0年06期 |
19 |
张守琳;齐德杰;孙伟正;;补髓生血颗粒对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met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5期 |
20 |
张守琳;齐德杰;孙伟正;;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kit mRNA及CD117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