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蓬子菜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研究是开发高效低毒、成分明确、质控稳定的高水平中药新药的基础,是中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所在,同时也是制约中药生产工业标准化、规范化的瓶颈。本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临床疗效确切的基础上,以中药蓬子菜为对象,对其进行药效物质基础和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蓬子菜Galium verum L.为茜草科植物,在东北民间有广泛的药用基础,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清热解毒、行血、利湿止痒的功效,近年来临床应用治疗下肢静脉炎,疗效显著。
本课题首先选取治疗下肢静脉炎相关的药效学指标,建立动物模型,在药理学实验的基础上,确立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部位为有效部位,继而对该部位进行进一步的化学研究,分离出单体化合物15个,鉴定结构13个,其中有6个是从蓬子菜中首次分离得到,有2个化合物是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的化合物,结构鉴定工作正在进行中。所分离的化合物大部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还有蒽醌、有机酸等化合物。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不同采收期采集了蓬子菜样品,以总黄酮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确定了最佳采收期;还对不同产地的10个样品中总黄酮、香叶木苷、喇叭茶苷、绿原酸等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比较,结果蓬子菜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稳定,适于在制定质量标准时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对不同产地的10个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比较,确定了19个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合物为蓬子菜的药效物质基础。
对蓬子菜进行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能够明确其产生临床疗效的有效部位,对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能够提高其质量评价水平,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研究方法系统、先进而可行,为进一步阐明中药的药性机理、临床疗效,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制定合理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