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细辛型白蚁防治剂的思路探讨及前期实验研究
【摘要】:白蚁广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是危害率高、破坏性极大的社会昆虫。我国南方白蚁危害十分猖獗,据估算,湖广地区每年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亿元人民币。多年来我国使用氯丹、灭蚁灵、亚砷酸钠等化学药剂来防治白蚁。由于这些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一些国家已相继禁用。而我国目前尚未有良好的替代药物。近年来,植物源杀虫剂因其具有高效、低毒或无毒、无污染、选择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日益受到白蚁防治业界的重视。
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为我国传统中草药,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自古以来,一直被医家视为祛除痼疾的常用药。但因“细辛不可过钱”之说,严重束缚了其临床应用及疗效的发挥。
我国民间自古就用细辛包袋,祛虫避秽。我国南方将细辛全草铺于地板下以防白蚁侵蛀。为探讨细辛制成白蚁防治剂的可行性,本课题首先通过对北细辛各成分组群的栖北散白蚁毒效研究,探讨了其抑杀白蚁的活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其次对活性成分组群进行了农药第一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1) 北细辛挥发油对栖北散白蚁具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和熏蒸活性,甲基丁香酚是其熏蒸作用的活性物质;(2) 北细辛醇提物对栖北散白蚁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细辛脂素为其触杀作用的有效成分;(3) 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了北细辛醇提物中细辛脂素的含量,约为28.04mg/g;(4) 北细辛醇提物的急性经口毒性、急性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级,且无急性皮肤刺激性、无眼刺激性、无皮肤过敏性。
本课题的研究为制成高效、低毒的细辛型白蚁防治剂奠定基础,其研究思路也将为发挥我国中药资源优势,进行中药在其它领域的深加工开发另辟蹊径。
|
|
|
|
1 |
陈岩;王文芳;;HPLC-UV检测北细辛及数种中成药中的马兜铃酸A[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03期 |
2 |
杨厚玲;邱琴;陈婷婷;刘静;都炜;王宁;;不同方法提取的北细辛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13期 |
3 |
张亚玉;赵伟刚;宋晓霞;孙海;;北细辛挥发油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4 |
蔡少青;王璇;朱姝;李君山;楼之岑;难波恒雄;小松かつ子;;中药细辛商品药材的基源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年12期 |
5 |
王桂芳,张守尧,朱素琴;HPLC法测定北细辛中芝麻脂素和细辛脂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9年04期 |
6 |
王炜佳;;北细辛综述[J];黑龙江医药;2010年04期 |
7 |
秦松云,钟明芳,吴红;四川药用细辛及其混淆品种[J];中药材;1989年02期 |
8 |
;骨质增生方治肩周炎[J];医学文选;1990年03期 |
9 |
陈筱琴,王遂生;细辛过量引起心律失常一例[J];江苏中医;1994年01期 |
10 |
蔡少青,陈世忠,谢丽华,朱姝;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对北细辛根挥发油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1 |
朱聪明;北细辛、华细辛驯化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2 |
马国秀;于艳;张立德;孙科峰;陈颖萍;刘桂芳;;北细辛全草和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年06期 |
13 |
陈文杰;曲振山;;主成分分析确定北细辛的最佳采收期[J];黑龙江医药;2006年01期 |
14 |
何哲;;细辛的现代研究及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9年02期 |
15 |
付勇强;魏新智;王英;王珲;韩毅;娄志华;;北细辛散剂、水煎剂、挥发油的急性毒性评价[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2期 |
16 |
杨志军;邓毅;王昕;高慧琴;王淳;;北细辛及复方对小鼠肝脏组织中SOD活性、OFR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5年11期 |
17 |
邓毅;王昕;张艳萍;姚凝;王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北细辛对小鼠血清中肌酐、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
18 |
包丽霞;殷瑜;杨天;杨和行;钱秀萍;;北细辛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J];微生物学杂志;2010年05期 |
19 |
邓毅,王昕,张艳萍,王淳,余晓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北细辛对小鼠肾脏活性氧、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06期 |
20 |
穆靖;袁强;吴秀菊;;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挥发油的组织化学定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