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临床数据分析的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刘寨华  
【摘要】:本文在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201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病例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交叉列联分析、构成比、转移概率矩阵等数据挖掘方法,利用SAS统计软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进行系统研究,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总结其证候特征,分析该病在发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经研究得出:1.病毒性心肌炎基本证型有8个:邪毒侵心证、大气下陷证、痰阻心络证、心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阴虚火旺证及阴阳两虚证。2.急性期多见热毒侵心证、气阴两伤证;迁延期多见大气下陷证和气阴两虚证;慢性期多见大气下陷证和心血瘀阻证。3.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急性期热毒侵心证在迁延期、慢性期主要演变为大气下陷证和心血瘀阻证;急性期湿热蕴结心脾证在迁延期主要演变为心脾两虚证和痰阻心络证,慢性期多演变为大气下陷证和心脾两虚证;急性期气阴两虚证在迁延期主要演变为大气下陷证或仍为气阴两虚证,慢性期多演变为心血瘀阻证和大气下陷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敏;曹洪欣;;曹洪欣教授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证体会[J];中医药信息;2007年01期
2 刘寨华;曹洪欣;张华敏;;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3 刘健;刘建平;;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施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1期
4 罗启祯;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四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5 母亮;三甲复脉汤加味治愈病毒性心肌炎[J];四川中医;1989年12期
6 刘鸿裕;韩双平;;宁心调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1990年04期
7 ;养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J];医学文选;1990年04期
8 阎会君;王朝宏;;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年09期
9 于秀兰;王玉林;;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J];黑龙江医学;1992年07期
10 万钫;;不同寻常的“感冒”[J];幼儿教育;1999年09期
11 ;医疗保健[J];新农村;2000年04期
12 陶杨;马渝;;病毒性心肌炎误诊为重症胰腺炎1例[J];重庆医学;2007年10期
13 张秀玲;刘家良;刘长力;;心肌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年04期
14 叶光华;喻林升;胡海燕;;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阿—斯综合征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8年34期
15 陶崇梅;;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类型[J];中国水电医学;2001年06期
16 张聿钊;沈玉芳;王竹君;黄其植;汪秀华;;病毒性心肌炎47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7年02期
17 于凯成;李树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附21例临床分析)[J];吉林中医药;1979年04期
18 王瑛琦;对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的探讨——附20例资料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1年01期
19 陈星琪,郦清;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1982年03期
20 余展飞;;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病因[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洪欣;刘寨华;张华敏;;基于聚类分析的病毒性心肌炎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研究[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2 李宏图;;1+X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朝华;;解毒益君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淳媛;蔡姿丽;杨敏;;骨桥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表达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丁国华;;病毒性心肌炎13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6 杨培君;杨磊;王乾;张翠英;张志祥;汶医宁;;补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军平;周亚男;;从“治未病”理念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防治[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文庆莲;杨思进;白雪;;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的动态变化[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军平;周亚男;;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0例临床观察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10 曹征;郑翠侠;周龙女;;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诊治成功1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寨华;基于临床数据分析的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刘峻;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影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关键;药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4 张兰凤;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证候特征与中药干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5 韩燕燕;12-脂加氧酶及其抑制剂黄芩素在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智勇;SB203580对病毒性心肌炎鼠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印芳颖;骨桥蛋白及其反义基因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表达及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蒋正刚;不同基因背景下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性诱导及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9 许弘飞;Cx43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表达变化及microRNA调控[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翟淑波;Caveolin-3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宇哲;庞敏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程志琴;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崇权;张明雪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韩安邦;α-1b干扰素与清热养阴中药序贯疗法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刘光鑫;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证候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姚玥含;张明雪教授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詹鸿越;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孙艳侠;药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9 李振平;病毒性心肌炎中Th17细胞诱导的性别差异性及其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赵静;中风恢复期证候特征与针刺疗效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怡勇;复方板蓝根冲剂可治病毒性心肌炎[N];大众卫生报;2000年
2 ;研究发现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有独特疗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王振岭 周文平 范俊利;河北省中医院治病毒性心肌炎有特色[N];科技日报;2004年
4 徐天景;早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5 陆基宗;病毒性心肌炎春天别大意[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6 本刊编辑部;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7 李尤佳;病毒性心肌炎不可小看[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袁秉;病毒性心肌炎是否要长期用药?[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丁寿藩;病毒性心肌炎常与感冒同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10 新信;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有独特疗效[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