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形象思维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在机制,存在着“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的倾向,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效果,因此,研究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罗杰·斯佩里的大脑分工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阅读文献厘清了思维、形象思维及物理形象思维等概念。通过实际深入课堂观察和与一线教师的访谈,结合初中生形象思维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递进式”教学策略,即:感知物理现象,丰富表象,储备形象思维素材;注重思维训练,运用表象,促进形象思维发展;解决物理问题,活化表象,运用形象思维能力,并在思维培养的每个阶段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