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要】:田径运动因其具有的多方面的价值和特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理应紧随高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得到提高。然而,在部分高校却一度出现田径课程开展不起来、相关田径内容课时锐减等一些与全面课程改革愿望不相符合的现象,几乎将田径课程推向了被人们遗忘的边缘。
本文试图以北京市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综合研究北京市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全面改革开展以来,所面临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田径课程在普通高校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北京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课程的目标设置、结构安排、内容选择、教法采用、师资现状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初步得出多项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北京市部分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目标仍需及时跟上高校体育课程全面改革的步伐,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田径课程的结构安排还需改善,应当尽可能的不要制约到田径课程的正常发展;田径课程的内容安排亟待调整,有过分迎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趋势;田径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有创新空间,在讲解技术特点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基础之上,还可加入更多更新的教育方法;田径课程的师资后备力量相对不足,还需要相关学校的有关部门对田径课程的改革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在安排田径课程时,应当更加合理地运用现有资源,提高田径课程安排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