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与进化分析
【摘要】: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与mRNA互补结合抑制蛋白翻译或导致mRNA降解,干扰mRNA指导蛋白合成过程,从而负向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miRNA在多种基因表达调控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胚胎发育、细胞分裂与分化、细胞凋亡、造血作用以及癌症发生在内的多个细胞过程。目前在人类基因组中已1000条miRNA基因。对于miRNA分子特点、转录机制、进化以及对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点。在本文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对包括癌症相关的miRNA筛选、miRNA对靶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内含子编码的miRNA基因特征及miRNA基因家族的进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miRNA与人类疾病关系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种miRNA的突变或表达异常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miRNA可能成为一种用于癌症诊断与治疗的潜在分子标记。为了整合已有的癌症相关miRNA资源,我们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搜索出miRNA在癌症中的表达谱数据,并利用芯片显著性分析方法挖掘出在miRNA在癌症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信息,最终获得607个癌症相关的miRNA。我们同时设计了一个界面友好的数据库dbDEMC (a DataBase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 in human Cancers),以方便用户访问及获取相关信息。挖掘癌症相关miRNA为癌症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潜在分子靶标。
miRNA对于靶基因的调控模式是另一个研究热点,miRNA对于靶基因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调控模式,即调节靶基因平均表达水平和降低靶基因表达波动性。我们从人类全基因组表达数据出发,首先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选取多套基于HGU133 plus2.0芯片平台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谱,通过Meta-分析方法筛选出数百个稳定表达基因及波动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利用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分析了miRNA对两组基因的调控偏好性,分析表明miRNA更倾向于调控稳定表达基因,即miRNA可增强靶基因表达稳定性。此外,对于转录因子对靶基因的调节作用分析表明,转录因子和miRNA对于基因表达稳定性具有相反的效应。这一研究对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差异背后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已有研究表明,miRNA基因多数位于蛋白编码基因间区域,独立转录而行使功能。而某些miRNA基因可能位于蛋白编码基因的内含子内,其转录过程可能利用宿主基因的某些调控元件,因而表达状况可能与宿主基因存在一定关联。内含子编码的miRNA基因由于其表达调控的特殊性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我们对编码miRNA的宿主基因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miRNA宿主基因长度普遍高于非宿主基因,其原因可能为宿主基因内含子与外显子数量的显著增加。此外,对内含子编码的mi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布分析后发现,其数量在脊椎动物,真兽类哺乳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形成过程中出现过三次爆发性增长。
最后,我们以一个脊椎动物中特有的miRNA基因家族miR一181家族为例,分析了高等动物基因组中miRNA基因家族的起源与进化历程。该基因家族在低等尾索动物中只存在单基因拷贝,而在高等脊椎动物基因组中多存在六个拷贝。我们发现,该miRNA基因家族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由祖先基因经历两次整体复制及一次片段复制而成。对该基因家族调控的靶基因功能分析后发现,该miRNA调控的靶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间通讯、细胞生长、分裂、增殖等方面。
|
|
|
|
1 |
姚成果,金由辛;miRNA及其功能[J];生命的化学;2004年04期 |
2 |
杨立霞,黄胜和,沈银柱,黄占景;小分子RNA家族中的新成员——microRNA[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3 |
黄成江,卢向阳,田云,易克;miRNA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09期 |
4 |
薄军,屈艾,高宽场;微小RNA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4年06期 |
5 |
姜雪鸥;钟金城;;miRNA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中国草食动物;2011年04期 |
6 |
薛良交;RNA知多少[J];生物学教学;2003年10期 |
7 |
伍林涛;阮颖;彭琦;张源;刘春林;;miRNA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6年05期 |
8 |
马中良,杨怀义,田波;真核生物中的微小RNA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遗传学报;2003年07期 |
9 |
严骁;李隽;黎孟枫;;MicroRNA与神经胶质瘤[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1期 |
10 |
杨文闯;刘芳萍;刘长军;;MDV-1编码miRNA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
11 |
廖荣霞,周建新;微RNA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2年04期 |
12 |
黄伟华,潘俊松,蔡润;MicroRNA参与植物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吴敏,韩召军;miRNA研究方法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5期 |
14 |
秦一雨;全志伟;李济宇;;miRNA检测方法学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1期 |
15 |
李鹏;伯晓晨;王升启;;miRNA参与的动物发育调控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年06期 |
16 |
蒋利和;刘景根;;药物成瘾中的微RNA[J];生命的化学;2011年04期 |
17 |
郭强;项安玲;杨清;邱承祥;杨志敏;;利用EST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马铃薯中miRNA及其靶基因[J];科学通报;2007年14期 |
18 |
吴易阳;李岭;;MicroRNA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J];遗传;2007年12期 |
19 |
郑玉姝;赵朴;刘兴友;;特异性miRNA调节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2期 |
20 |
张菁;邹淑雪;张茂林;关振宏;段铭;;miR-15a靶基因的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