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的马克思主义解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和生态危机分析理论不断交织融合,为生态消费思想提出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论文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和消费思想的同时,试图以生态消费为线索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
人类的消费模式总是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保持着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平衡。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生态危机伴随消费主义而来。马克思消费思想主要有哲学和经济学两个研究维度。哲学层面,消费异化根源是劳动异化和需要异化,资本社会从消费异化走向全面异化。经济学层面,马克思辩证地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和相异性,揭示了生产和消费间难以弥合的裂缝。恩格斯晚年对工人阶级消费模式变化、资本主义控制手段转变和生态危机进行了初步探索。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消费思想和生态思想成为研究生态消费的重要理论支撑。消费主义蔓延缓解了资本社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难以调和的政治危机,危机向生态领域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全面展开对消费社会的社会批判,生态维度是最重要的批判角度。现代资本通过消费主义缓解一系列危机的同时引发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成为批判资本社会有力的理论武器。
当代中国消费模式变化迅速,中国生态足迹预示着中国未来的消费模式必然是绿色、适度、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应该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在中国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