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 正常成人脑部磁共振弥散成像定量分析及其应用
目的:获取正常成人脑白质及灰质弥散成像资料,定量分析脑组织不同解剖部位的DWI及DTI数据,为脑内各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GE 1.5T超导MR成像系统,单次激发SE EPI序列对12例正常成人进行DWI及DTI研究。工作站后处理得到ADC图,Trace D, pseudo DW, FA, Dxx, Dyy, Dzz图,通过肉眼观察及定量分析脑灰质及白质的解剖结构,包括DWI信号强度,ADC值,T2信号强度, Trace D值,pseudo DW及FA值。同时对Dxx、Dyy、Dzz进行后处理,得到彩色弥散张量图,观察白质纤维的主要弥散方向。结果:ADC、Trace D值反映组织的平均弥散特性。各向异性MR图像清晰显示了常规MRI上未能清楚显示的白质结构(内囊、外囊、胼胝体、锥体束等)。彩色弥散张量图显示了白质纤维的主要弥散方向。脑灰质与脑白质之间及脑白质不同区域各向异性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定量各向异性图可以快速获得,弥散张量图清楚显示脑白质的解剖结构及主要弥散方向。脑白质与脑灰质之间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间的各向异性不同。MRI定量参数分析是进行脑研究的有效和极有价值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739.4
|
|
|
|
1 |
顾金林,周京民,陈南群,张宏;低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年05期 |
2 |
袁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脑梗塞[J];长春医学;2005年01期 |
3 |
袁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脑梗塞[J];长春医学;2005年03期 |
4 |
李文红;龚雪鹏;;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1年25期 |
5 |
李贻卓;黄子林;魏大年;谢传淼;何浩强;魏一飞;陈林;吴沛宏;;术前脑肿瘤患者脑白质束MR-DTI的初步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6 |
张淑倩
,Nbauer-Huhmann I M
,Ba-Ssalamah A
,Mlynarik V;3T和1.5T磁场下脑肿瘤的磁共振对比增强[J];放射学实践;2002年06期 |
7 |
苗延巍,张德辉;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3年10期 |
8 |
王作伟;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癫痫手术的术前评估:磁共振检测氟马西尼对癫痫灶的作用效果[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
9 |
李艳,曹丽华,崔志堂,张丽君,闫俊杰,白玉海,张锦;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指导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微循环;2003年02期 |
10 |
戴建平;磁共振弥散成像[J];当代医学;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