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特别是 21 世纪以来,一些具有创造新行业或改变已有行业潜力
的新技术冲击着老牌的产业领导者,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关于技术创新的理念和管理方
法。这样,另一种不同的创新模式——突破性技术创新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与持续性技术创
新的路径依赖性不同,突破性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发展路径上的“另辟蹊径”,并表现为对
原有技术的替代和跨越。这种新模式常常导致习惯于持续性技术创新模式思维的企业家陷入
困境,而技术落后的国家、地区、企业却可能因此获得与技术相对领先的国家、地区、企业
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甚至于超越它们的机会,实现技术跨越。
成功的技术跨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于持续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跨越和基于突破性技术
创新的技术跨越。突破性技术创新蕴含的技术跨越机会需要识别,因为突破性技术创新可能
表现为短时间内在某些技术性能方面低于原有持续性技术,但是通过改变企业内部的组织结
构、管理流程和价值取向,促使企业沿着新的技术轨道发展,可以最终超越与替代现有的持
续性技术。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处理新技术与原有组织之间的冲突,因为被认
为是“制度主导”的技术创新。
目前国内外研究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跨越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的把握和考虑。
本文在判别突破性技术与持续性技术不同属性的基础上,分析突破性技术创新所面对的主要
问题,探讨企业、行业如何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环境着手,为突破性技术提供产生、发展
的空间,找到技术发展的最佳突破点,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国家及地区的技术跨越。
本文主要从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开始,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因素,即内部价值网络对突
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及外部因素,即集中顾客市场和散户顾客市场对突破
性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力和确认能力(第四章),与常规的技术主导战略相区别,构建了企
业技术发展的“制度主导战略”,并提出一些相关应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策略(第五章)。在
分析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成功技术跨越案例的分析,总结认为突破性
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途径,并用历史案例的归纳结论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我
国一些产业的影响(第六章)。文章进一步的研究说明,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
重要途径的集中表现是: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这个机会窗口与持续性技
术创新的机会窗口有所不同(第七章),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关实现机制
(第八章)。
|
|
|
|
1 |
高静乐;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研究[J];科技导报;2004年12期 |
2 |
;创新,其实很简单[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0年01期 |
3 |
孙圣兰,夏恩君;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6期 |
4 |
鲍勃·多纳利;之澜;;创新,其实很简单[J];中外管理;2009年05期 |
5 |
秦建;;美、日、韩技术创新模式比较[J];上海国资;2001年08期 |
6 |
吴琳;王林雪;;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
7 |
蔡琼华,司春林,赵明剑,马玲;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
8 |
赵明剑
,司春林;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5期 |
9 |
赵明剑,司春林;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因素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
10 |
赵明,司春林;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与实物期权思维[J];科技导报;2002年12期 |
11 |
赵明剑,司春林;突破性技术创新对实现技术跨越的作用研究[J];科技导报;2004年02期 |
12 |
赵明剑,司春林;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我国企业技术跨越[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
13 |
夏恩君;梅洪亮;孙圣兰;;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
14 |
孙圣兰;张明丽;;突破性技术创新市场实现过程的研究[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年04期 |
15 |
孙圣兰;鲁汉玲;;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既有企业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
16 |
杨栩;张可;;企业运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其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0年06期 |
17 |
赵杰;游达明;;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J];企业经济;2010年11期 |
18 |
张为峰;张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1年07期 |
19 |
孙圣兰;鲁汉玲;;突破性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研究[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年06期 |
20 |
赵杰;游达明;;构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J];经济导刊;2010年06期 |
|